丰泽园饭店。
当李老用红色铅笔,重重圈出这四个字时,会议室里刚刚因为一碗热汤面而缓和下来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
这地方,在京城太有名了。
始创于1930年,以经营正宗鲁菜闻名遐迩,是无数政要名流、文人墨客宴请宾客的首选之地。
能在这里吃饭的,非富即贵。
能在这里掌勺的,更是厨师界里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
“根据我们从‘枯叶’那里挖出来的初步情报,”李老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那个代号‘风筝’的敌特组织,在京城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联络站。“
”他们不通过电台,不通过死信箱,而是通过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传递情报。”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荒谬的词。
“点菜。”
陈岩眉头紧锁:“点菜?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他们的接头和情报传递,是通过在丰泽园点特定的菜品,以特定的顺序,甚至是对菜品提出特定的要求来完成的。”李老解释道,“一道菜,就是一个指令,一桌菜,就是一份完整的情报。”
嘶——
在场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用公开的点菜系统来传递绝密情报?
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它完美地利用了“灯下黑”的原理,将最危险的活动,隐藏在了最日常、最繁华、最人声鼎沸的场景之下。
谁会去怀疑一个食客点的“葱烧海参”背后,隐藏着杀机?
“这个联络站的负责人,代号‘掌勺’,身份不明。“
”我们怀疑,他可能就是丰泽园后厨里的某个人。“
”只有厨师,才能最精准地理解菜单里的暗语,并做出相应的反馈。”
“而他们最近联络的目标,是一个叫梁文辉的港商。“
”此人频繁出入丰泽园,每次点的菜都极其刁钻古怪,很可能就是‘风筝’组织在港岛的重要人物,负责将情报转运出去。”
李老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何雨柱身上。
“所以,‘庖丁’同志,你的任务,就是进入丰泽园的后厨。”
“以厨师的身份,潜伏进去,搞清楚他们的点菜暗号到底是什么,找出那个‘掌勺’,切断这条情报线!”
任务清晰明了。
但执行起来,难度堪比登天。
陈岩立刻提出了疑问:“李老,丰泽园的后厨,号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里面的师傅,从头灶到荷台,全都是师徒传承,自成一派。“
”一个外人,尤其是一个在圈子里没什么大名气的青年,想进去当厨子,根本不可能!”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那个年代的厨师行当,门户之见极深,丰泽园这种顶级饭店,更是壁垒森严。
何雨柱虽然厨艺高超,但在京城厨师圈里,名声并不算是多么响亮,也就是年轻一辈有点名声,还不是人尽皆知的那种,仅仅只是小范围内的。
而且,即便是他师父王德义是个川菜名厨,想要进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老闻言,却只是淡淡一笑,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文件,递给何雨柱。
“名气,我们给他,师承,我们再给他一个。”
何雨柱疑惑地打开文件袋。
里面是一份伪造的个人履历,和一个烫金的推荐信。
履历上写着,何雨柱,师从鲁菜泰斗、前清御厨王希甫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因为师父年事已高,特允其出师,前来京城历练。
王希甫!
这个名字一出,连陈岩都悚然动容。
那可是鲁菜界里神仙一般的人物!
虽然早已退隐,但他的名字,在厨师行当里,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而那封推荐信,更是由京城服务局的一位副局长亲笔所书。
有了这两样东西,别说进丰泽园,就是去国宾馆,都够资格了。
“这……这是……”何雨柱看着这份天衣无缝的假身份,都有些咂舌。
“这是组织对你的支持。”李老沉声道,“三天后,你拿着这份推荐信,去丰泽园报道。“
”你的身份,是新来的‘墩子’,也就是砧板师傅,这是后厨里最基础的岗位,便于你观察,不容易引起怀疑。”
“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何雨柱,你是王希甫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一个心高气傲,来京城闯荡的年轻厨师。”
“是!”何雨柱立正敬礼,眼神无比坚定。
……
三天后。
丰泽园饭店后门。
何雨柱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干净布衣,手里提着一个简单的布包,里面是他那把用了多年的斩骨刀。
他深吸一口气,将李老交代的“人设”在脑中过了一遍:心高气傲,不善言辞,眼神里要带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狂劲儿。
他敲了敲那扇油腻的木门。
一个穿着白色工作服,满脸横肉的胖子探出头来,不耐烦地问道:“干嘛的?”
“找你们栾经理。”何雨柱言简意赅,下巴微微扬起,刻意做出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
胖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撇了撇嘴:“等着。”
不一会儿,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人走了出来,他就是丰泽园的经理,栾学堂。
“你就是何雨柱?”栾经理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
何雨柱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那封推荐信,递了过去。
栾经理拆开信,飞快地扫了一眼,当他看到信末的签名和“王希甫”三个字时,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和凝重。
“王老先生的弟子?”他缓缓开口,“王老先生已经十几年不收徒了。”
“我是最后一个。”何雨柱的回答依旧简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