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惊变(2 / 2)

瞳孔骤然缩紧。

奏章上,那原本汇报疫情肆虐、敌军疲敝的字句之后,笔锋陡转,赫然写道:

“……然,自旬日前起,敌营疫情竟得缓解。经探得,非天时转好,实乃有中原之人,暗中输送对症药方至摩格帐中。摩格得此助力,疫情受控,军心渐稳,已有重整旗鼓之势……”

“啪!”

一声脆响,是上好的端砚被狠狠掼在地上。

浓黑的墨汁泼溅开来,如一道狰狞的伤口,污了金砖地面。

雍正霍然起身,那张平日里不怒自威的面孔铁青着。

“好……好得很!”声音从齿缝间挤出,“竟敢有人行此悖逆之事!”

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齐刷刷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生怕一丝声响便引来灭顶之灾。

“传!”雍正猛地转过身,“张廷玉,鄂尔泰,马齐……即刻觐见!不得有误!”

“嗻!”殿外侍卫应声如雷,脚步声匆匆远去。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几位重臣便已脚步匆忙地赶至勤政殿外。

整理衣冠,鱼贯而入。

行礼过后,无人敢先开口,殿内落针可闻。

雍正帝背对着他们,良久,才缓缓转过身,将那份已被揉皱的奏报,掷于张廷玉脚下,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都看看吧。看看朕的肱骨之臣,看看我大清的边防,成了何等模样!”

张廷玉弯腰拾起,素来沉稳的却也讶然了。

鄂尔泰和马齐也轮流接过,浓眉紧锁。

“皇上……此事太过骇人听闻!”马齐颤巍巍开口,声音带着老年人的沙哑,“竟有如此包藏祸心之徒,必须彻查到底,以正国法!”

“查?”雍正厉声打断,反而更添戾气,“朕来问你,此刻查,需要几日?三日?五日?还是半月?摩格的铁骑,会因为朕要彻查内奸,就停在关外等候吗?!”

他几步走回御案前,手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笔架乱颤:

“和亲之期,迫在眉睫!当初拖延的借口,如今已成了笑柄!你们告诉朕,如今该如何应对?!”

鄂尔泰深吸一口气,出列跪奏,声音洪亮却难掩沉重:

“皇上息怒!既然时疫之策已破,摩格定然不会再信任何推诿之词。为今之计,若想避免即刻兵戎相见,唯有……唯有依约履行和亲之事。以此暂缓其兵锋,为我朝调兵遣将、巩固边防,争取宝贵时日。此乃断腕求存之策。”

“依约履行?”雍正目光如刀,直刺鄂尔泰,“如何履行?难道真要让朕的嫔妃,踏上那顶荒唐的喜轿吗?尔等食君之禄,便是要为朕出此下策?”

张廷玉此时整了整衣袍,缓缓跪倒:

“皇上,臣等深知皇上爱重莞妃娘娘之心。然,国事重于泰山,私情轻于鸿毛。莞妃娘娘深明大义,若娘娘知晓,以一人之身,可换边境数年安宁,免使我大清将士血染黄沙,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想必亦会慨然应允。此非屈服,实为缓兵之计,为社稷苍生之计。伏请皇上……圣意独断。”

“请皇上以社稷为重!”几位军机大臣齐声叩首,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沉重得令人心头发闷。

雍正看着脚下这些匍匐的重臣。

他何尝不知这是眼下最“合理”的选择?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如同冰水般浇遍全身。他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那动作充满了厌烦与萧索:

“先退下吧。和亲之事……容朕再思量。”

众臣如蒙大赦,再次叩首,躬身退出殿外。

雍正颓然坐回龙椅,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他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游移,最终,定格在了东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幅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