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 > 第230章 灾后重建·新式建筑显神通

第230章 灾后重建·新式建筑显神通(2 / 2)

“这样,就算地动再厉害,只要框架不倒,房子就塌不了!这叫……‘框架结构’!”

老匠人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那样盖房子的,从未听过如此新奇却又似乎极有道理的说法。

“张……张尚书,这……这能行吗?”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石匠颤声问道。

“行不行,试试就知道!”

张三铁言简意赅,“格物院拨付钱粮,朝廷免税三年,咱们就按照这个新法子,重建狄道城!

“不仅要盖更结实的房子,还要重新规划街道,拓宽路面,修建更牢固的下水道和公共水渠!要让新的狄道城,再也不怕地动!”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力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朝廷的免税政策和拨款承诺,更是给灾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重建家园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在张三铁的亲自指导和监督下,新的狄道城以惊人的速度在一片清理出的废墟上开始建设。

标准化烧制的青砖、源源不断运来的“胶泥”、按照新标准加工的梁柱木料……帝国的物资调配能力展现无遗。

工匠和灾民们边学边干,张三铁几乎寸步不离工地,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搭建框架,如何用“胶泥”砌筑坚固的墙体,如何设置更加科学的地基。

白如雪的医疗队也定期来巡诊,确保劳作的民夫健康。

瑶瑶更是主动承担起了为妇孺检查身体、普及卫生知识的工作,她温柔耐心的态度,赢得了许多灾民的喜爱。

数月之后,当初那片死寂的废墟已然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布局井然、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坚固的新城雏形。

新修的砖石房屋虽然不如旧时木楼雕梁画栋,却自有一股朴实厚重的力量感。

新的水渠贯通全城,公共蓄水池和排水沟渠一应俱全。

这一日,正是新城主要街区落成的日子。

无数劫后余生的百姓自发地聚集到了新修的城中心广场上。

他们穿着虽然依旧朴素,但脸上已不见了当初的绝望与麻木,取而代之的是对新生活的期盼与对朝廷的由衷感激。

当张三铁、白如雪、李九虎等人出现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时,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那位曾经质疑过的老石匠,在儿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到台前,他手中没有万民伞,没有华丽的颂词,只有一颗最朴实的心。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用尽全身的力气,向着洛阳的方向,也向着台上的恩人们,嘶声高喊:

“皇上万岁!皇后娘娘千岁!谢谢皇上!谢谢皇后娘娘!给了小民们第二条性命,给了狄道城新生啊!”

他转向张三铁,更是连连叩头:

“张尚书……您……您是活菩萨!是您带着大伙儿,建起了这不怕地动的新房子!小老儿……小老儿代狄道城的百姓,谢谢您的大恩大德啊!”

“谢谢皇上皇后!”

“谢谢张尚书!”

“华朝万岁!”

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了下来,发自肺腑的呼喊声汇聚成一股洪流,直冲云霄,在这座崭新的城市上空久久回荡。

那声音里,有重获新生的喜悦,有对未来的信心,更有对那个远在洛阳、却始终心系他们的朝廷,最坚定的拥戴。

白如雪看着这一幕,眼中含泪,轻轻握住了身旁瑶瑶的手。

瑶瑶也用力回握,她看着台下那些感恩的百姓,看着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使命感。

张三铁依旧沉默着,只是看着下方跪倒的百姓和那座初具规模、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新城,那双惯于与土木打交道的粗糙大手,微微握紧。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重建了一座城,更是用事实,为帝国未来的建设,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坚固的标杆。

(本章完)

“下章预告:”

陇西灾后重建的捷报与百姓的感恩传回洛阳,冲散了此前因天灾带来的阴霾。

而就在这万象更新、民心振奋之际,一个更大的喜讯从皇后寝宫中传出——皇后白素雅,即将临盆!

整个帝国的心脏,再次为之悬起,随之而来的,将是举国上下最热烈的期盼与祝福!

敬请期待《第231章:皇子降生·帝国有了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