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项项说着,全是实打实的工程,数据精确,工期明确。
旧臣队列中传来几声低低的吸气声。
如此直白地在朝堂上讨论预算、工期,在他们看来,近乎“言利”,有失体统。
但袁大山听得频频点头:“准!所需钱粮,与户部对接。安全条陈,着工部即刻颁行天下,凡有违反,重罚!”
“内心OS:要的就是这个!三铁还是实在,不玩虚的。安全条陈?好家伙,这安全意识领先时代一千年!”
轮到礼部尚书李丽丽,她汇报的是即将到来的万国来朝及春祭大典安排。
她没有引经据典,而是直接说流程,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甚至考虑了不同邦交使臣的接待规格差异,务求实效且不失国体。
袁大山同样快速批准。
朝会进程极快,处理政务的效率高得让诸葛瑾等人咋舌。
许多在过去需要反复扯皮,拖延数月的议题,在这里往往片刻就有决断。
当然,也并非全无插曲。
轮到兵部汇报边军轮换事宜时,一位原西凉降将出身的兵部郎中,许是习惯了军中做派,汇报到一半,竟直接指着地图对身旁一位老臣嚷道:
“老大人你看,这处关隘若不增兵,羌人定然从此处钻进来!”
吓得那老臣连连后退。
又有一次,讨论到某郡官员任命,勇国公武二石觉得那人不错,直接粗声粗气地插话:
“俺看那小子行!能打……呃,是能干!”
引得众人侧目,他自己也挠头讪笑。
这些小小的“失仪”,让一些恪守礼法的旧臣面露尴尬,甚至有人微微摇头。
但在袁大山看来,这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
“内心OS:袁大山看着武二石那憨样,差点笑场:这莽夫……不过话说回来,他看人有时候还挺准。算了,规矩慢慢教,这股子敢说话的劲头不能打压。”
他甚至注意到,柳如梦在退回班列时,悄悄拉了拉张三铁的衣袖,示意他把图纸卷好;
李丽丽则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对那位插话的兵部郎中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意识到什么,涨红了脸低下头。
这些小动作,让袁大山心中更加欣慰。
他们或许还不够圆滑,但他们在学习,在互相提醒,在努力适应新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们心是齐的,目标是一致的——把这个新生的国家治理好。
朝会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处理的大小政务超过了过去一个月的量。
当袁大山宣布散朝时,许多草根出身的官员立刻三五成群,一边往外走,一边还在激烈讨论着刚才的议题,或者相约去衙门继续细化方案,那股蓬勃的朝气与实干精神,几乎要溢出太极殿。
袁大山最后看了一眼那些略显拘谨,默默退出的旧臣背影,又看了看身边这些虽然举止还不够优雅,却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自己人”,嘴角微微上扬。
“内心OS:袁大山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有点乱,有点吵,但真他娘的有活力!慢慢来,都是好苗子,练练就好了!这天下,交给他们,我放心!”
新的时代,就在这略显嘈杂却效率惊人的朝会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本章完)
---
“下章预告”
朝堂新气象已现,卧龙岂能长久沉寂?袁大山亲赴幽居,以诚相询,诸葛亮有感新朝锐意,终献安蜀良策!顶级智囊归心,巴蜀大地将迎何种变革?《第203章:诸葛归心·卧龙献策安巴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