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最终方案(2 / 2)

珩珩突然举起手,奶声奶气地说:“我和弟弟也能帮忙!我们可以教网咖的小朋友说法语,还能把爷爷教我们的巴黎故事讲给他们听!”砚砚也跟着点头:“对!我们还要画更多的恐龙画,贴在网咖的体验区!”

大家都被孩子们的话逗笑了,父亲笑着摸了摸珩珩的头:“我的乖孙子,都是家里的小帮手。”露台的灯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之前所有的顾虑和纠结,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清晰的方向。

为了让方案更具体,许杰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笔记本,把大家的想法一条条整理下来:

1. 陆沉:每年3月、6月、9月各来法国1个月(集中处理公司年度规划、重大项目、股东沟通);日常紧急事务(如突发项目问题、股东临时会议)飞法国,每次停留不超过10天;父亲的日常健康由家庭医生定期跟进,每天视频报平安。

2. 许杰:每周一、四晚上7点(上海时间)与上海公司李总开线上会,每周二、五上午(巴黎时间)与陆沉对接法国公司协作;每季度最后一周来法国实地考察,同步两家公司业务,探望父亲;主导上海非遗与法国文创的联名项目,由上海公司、法国公司、星尘网咖三方联动销售。

3. 王雪:上海工作室每周一、三、五上午9点-12点开放线下咨询;下午负责接送珩珩和砚砚,辅导法语作业;周末组织家庭亲子活动,或协助血蹄开展网咖的亲子体验课;线上咨询客户保留20%的远程名额,兼顾老客户需求。

4. 血蹄:全面负责星尘网咖的日常运营,重点维护“法国文化体验区”,每月与陆沉同步素材需求,与许杰对接文创产品进货;每月组织一次“法国文化主题活动”(如法语小课堂、文创手工课);网咖盈余的10%作为“家庭互助基金”,用于父亲的健康保障和孩子们的教育支出。

5. 孩子们:继续在上海的双语幼儿园就读,王雪和许杰共同负责法语和中文的教育;每年暑假来法国小住1个月,陪伴爷爷,体验法国文化;参与网咖的“小老师”活动,分享法语和法国故事。

陆沉看着笔记本上条理清晰的方案,心里满是感动:“这不仅仅是工作安排,更是我们家的‘幸福方案’。有了这个,我再也不用纠结法国和上海的距离了。”

父亲接过笔记本,仔细看了一遍,眼眶有些湿润:“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不是创办了公司,而是有这么和睦的一家人。你们能互相扶持,把家庭和事业都安排好,比什么都强。”

团聚的一周很快过去,离别的那天,巴黎机场的阳光依旧温暖。父亲拉着珩珩和砚砚的手,反复叮嘱:“回去要好好学习,爷爷很快就回上海看你们。”陆沉帮许杰拎着行李,轻声说:“我下个月就回上海,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网咖看看血蹄的新布置。”

飞机起飞时,珩珩和砚砚趴在舷窗上,看着越来越小的埃菲尔铁塔,大声喊:“爷爷再见!巴黎再见!我们很快就回来!”王雪笑着帮他们系好安全带,许杰则靠在陆沉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云层——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回到上海后,每个人都迅速投入到新的生活节奏中。王雪的线下心理咨询工作室很快开业,第一个客户就是之前线上咨询的张女士,她带着女儿朵朵来,笑着说:“听说你开了线下工作室,我特意过来,朵朵还说要跟砚砚一起参加网咖的法语课呢。”

星尘网咖的“法国文化体验区”更新了新的素材——陆沉从巴黎寄来的街头艺术照片,还有珩珩和砚砚的恐龙画作,血蹄新推出的“巴黎文创盲盒”一上线就卖断了货,里面有迷你埃菲尔铁塔模型、手绘明信片和恐龙造型的钥匙扣。

许杰则忙着推进上海非遗与法国文创的联名项目,她带着上海的剪纸艺人去巴黎考察,和法国的设计师一起创作,把剪纸的龙和埃菲尔铁塔结合在一起,做成了精美的书签和摆件,在上海公司的门店和星尘网咖同步发售,反响热烈。

陆沉在法国的一个月里,顺利完成了公司的年度规划,还和许杰远程敲定了联名项目的细节。当他带着法国设计师的样品回到上海时,正好赶上网咖的“法国文化主题日”。那天,珩珩和砚砚穿着小西装,站在体验区的小舞台上,教其他小朋友唱法语儿歌,血蹄则在旁边烤着可颂,空气中满是黄油和甜蜜的味道。

傍晚,一家人坐在网咖的休闲区,看着热闹的场景,手里拿着联名款的剪纸书签。陆沉喝了一口咖啡,笑着说:“咱们的‘跨国协同+本地支撑’模式,比想象中还要好。”

许杰点点头,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和王雪、血蹄,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所谓的“最终方案”,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而是一家人互相扶持、彼此理解的心意——无论相隔多远,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心在一起,就能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那天晚上,血蹄在网咖的留言板上,贴了一张全家在巴黎的合影,是我们都在。”

月光透过网咖的窗户,洒在合影上,也洒在每个人的心里。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新的挑战,但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上海的灯火与巴黎的星光,在这一刻,连成了一片温暖的银河,照亮了他们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