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最终方案(1 / 2)

深秋带着淅淅沥沥的雨,许杰刚在上海公司季度总结会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手机就震得发烫。屏幕上跳动的“陆沉”二字让她指尖一颤,按下接听键时,声音都带着未散的会议腔:“是不是爸的复查结果出来了?”

电话那头的风裹挟着巴黎特有的梧桐叶气息,陆沉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两个调,带着压抑不住的哽咽:“小杰,爸……爸康复出院了!医生说恢复得比预期好太多,今天就能从医院搬回公寓!”

许杰手里的钢笔“嗒”地落在会议纪要上,墨渍晕开一小片。她猛地站起身,办公室里正在收拾文件的员工都愣了愣——向来沉稳的许总,此刻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真的?太好了!”她快步走到落地窗前,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却挡不住她脸上的笑意,“我这就安排机票,带着珩珩、砚砚和王雪一起过去,血蹄那边我也问问,能不能抽开身。”

挂了电话,许杰的消息像石子投进湖面,在“家庭群”里激起层层涟漪。王雪刚把珩珩和砚砚从幼儿园接回来,手里还攥着老师发的“法语小达人”奖状,看到消息时,手里的奖状飘落在地。“珩珩、砚砚,”她蹲下身,扶住两个孩子的肩膀,声音发颤,“爷爷康复了,我们可以去法国看爷爷和爸爸啦!”

珩珩手里的恐龙玩偶“啪”地掉在地上,他一把抱住王雪的脖子:“真的吗?可以见到爸爸和爷爷了?我要把我的恐龙奖状给爷爷看!”砚砚则更细心,拉着王雪的衣角问:“王雪阿姨,我们要带法语卡片吗?我还要跟爷爷说‘爷爷,祝您健康’的法语!”

血蹄接到许杰电话时,正在网咖的“法国文化体验区”帮小林摆新到的文创产品——恐龙造型的笔记本又补了货,还多了印着埃菲尔铁塔的徽章。“蹄哥,去法国不?陆叔出院了,咱们全家聚聚!”许杰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笑意。

血蹄手里的徽章差点滑掉,他抬头看了眼网咖里热闹的亲子家庭,又低头看了看手机里的排班表:“我这边网咖周末忙,但我让我弟过来盯两天,肯定能去!正好跟陆哥聊聊文创产品的新想法,巴黎的文创市集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接下来的三天,上海的家里和网咖都陷入了“忙碌的期待”中。许杰把上海公司的事务交接给李总,重点强调了季度考察的时间和核心项目的跟进节点,又把法国公司的协作清单发给陆沉,标注好需要当面沟通的合作细节。王雪则给线上咨询的客户发了温馨提示,说明自己将外出一周,紧急情况可联系临时搭档,同时把孩子们的常用药、换洗衣物仔细打包,还不忘塞进几本法语绘本和恐龙贴纸。

血蹄把网咖的日常管理交给表弟阿明,特意带着他熟悉“法国文化体验区”的互动流程:“周六上午的法语小课堂,你让小林带着玩,孩子学说一句法语就给个马卡龙橡皮;文创产品的库存记着盘,缺货了及时跟许总说,法国那边能补。”他自己则收拾了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网咖的销售数据和新的文创构想草图——他想跟陆沉聊聊,能不能把巴黎的街头艺术元素加到网咖的体验区里。

出发那天,上海浦东机场的晨光正好。珩珩和砚砚穿着同款的蓝色外套,背着小书包,里面装着给爷爷和爸爸的礼物——珩珩画的“恐龙全家福”,砚砚折的纸船,上面写着“祝爷爷像小船一样平稳健康”。王雪牵着砚砚的手,许杰帮珩珩整理帽子,血蹄则扛着大家的行李箱,嘴里还念叨着:“别落下东西,陆哥在巴黎机场等着呢!”

十一个小时的飞行后,巴黎戴高乐机场的阳光带着温暖的触感。当陆沉推着坐在轮椅上(医生建议暂时代步)的父亲出现在出口时,珩珩和砚砚像两只小炮弹一样冲了过去,“爷爷!爸爸!”的喊声穿透了人群的嘈杂。父亲笑着张开双臂抱住孩子们,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我的乖孙子,都长这么高了!”

许杰走到陆沉身边,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和掩饰不住的笑意,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辛苦了。”陆沉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彼此都安了心:“不辛苦,你们来了就好。”王雪则走到父亲身边,递过一个保温桶:“陆叔,这是我煮的小米粥,您刚出院,喝点养胃。”血蹄也凑过来,笑着说:“陆叔,我带了网咖卖得最好的茶叶,给您尝尝!”

父亲看着眼前的一家人,眼眶微微发红:“好,好,都来了就好。走,咱们回家,我让厨房炖了你们爱吃的菜。”轮椅缓缓前行,陆沉推着父亲,许杰和王雪牵着孩子,血蹄跟在旁边讲着网咖的趣事,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连成一片温暖的轮廓。

接下来的一周,巴黎的街头多了一家人的身影。他们去了埃菲尔铁塔下,珩珩和砚砚在草坪上放风筝,风筝上画着恐龙和埃菲尔铁塔的图案,是血蹄特意找人定制的;他们去了卢浮宫,父亲给孩子们讲《蒙娜丽莎》的故事,砚砚歪着头问:“爷爷,蒙娜丽莎也喜欢恐龙吗?”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们还去了巴黎的文创市集,血蹄拿着速写本不停记录,一会儿问陆沉“这个手绘明信片的风格能不能用到网咖”,一会儿跟许杰说“咱们下次可以进口点巴黎的手工饰品”。

团聚的温馨里,讨论“长期方案”的话题也自然地展开。不是严肃的会议,而是在塞纳河边的散步中,在法式餐厅的餐桌旁,在公寓的客厅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各自的顾虑和想法都摆出来。

那天傍晚,他们坐在公寓的露台上,远处的埃菲尔铁塔亮着闪烁的灯光,桌上摆着刚出炉的可颂和热可可。陆沉先开口,手里摩挲着父亲的保温杯:“爸的身体刚康复,不能再折腾了,法国这边的公司需要有人盯着,但我也不能长期离开上海的家。我想,每年集中来法国驻守3个月,把公司的年度规划、重大项目、股东沟通这些核心事务集中处理完,平时有急事就飞过来,每次不超过10天,这样既能顾好公司,也能多陪家人。”

父亲喝了一口热可可,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我现在身体好多了,平时可以帮你盯着公寓的事,公司那边有皮埃尔在,日常运营没问题,你不用太担心我。”他看向许杰,眼神里满是信任,“上海公司那边,还要辛苦你多担待。”

许杰握着陆沉的手,轻声说:“上海公司这边,我每周固定时间跟李总开线上会,季度过来法国实地考察一次,既跟陆沉对接法国公司的协作,也看看爸的情况。之前跟法国公司的文创合作做得不错,接下来可以深化,比如把上海的非遗元素和法国的文创设计结合,两边公司一起推联名产品,这样我两边的工作也能联动起来,不是互相拆台,而是互相促进。”

王雪正帮珩珩擦嘴角的可可渍,听到这里也笑着说:“我这边呢,回上海后就恢复线下心理咨询,每周一、三、五上午在工作室,下午和周末陪孩子。之前线上的老客户如果需要线下沟通,也方便。陆沉和许杰忙的时候,我还是能帮着接送孩子、辅导法语,咱们的‘家庭后盾’不能倒。”

“还有我呢!”血蹄放下手里的速写本,拍了拍胸脯,“网咖我继续管好,‘法国文化体验区’定期更新素材,陆哥在法国帮我找新鲜的文创产品,许姐帮我对接进货渠道,我把网咖打造成上海和法国文化联动的小据点。孩子们放假的时候,我还能带着他们参加网咖的亲子活动,你们就放心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