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艺:全程手工,无机械干预
- 包装:素纸+棉布袋+木扣盒
- 信息标注:仅限采摘时间、产地、制茶人姓名
- 冲泡提示:热水,三分钟,静等
写完最后一行,他退后一步看了看,又拿起笔,在角落补上一行小字:科技隐于过程,不在标签。
沈知意说:“去祖屋。”
几人收拾东西,走出桂语斋。清晨的风穿过村子,吹动路边的竹帘。阿斑蹲在石阶上,尾巴轻轻摆动。到了祖屋院子,桂花树下摆着一张老桌子,沈知意坐下来,翻开“极简纪”笔记。
她说:“这棵树每年开花,从不多开一朵,也不少开一枝。它知道什么时候该停。”
裴砚站在树影里,说:“茶也该这样。”
小林说:“我们可以拍一段视频,只拍手采茶、锅炒茶、纸包茶。不说话,只有声音。”
陈阳记下:“画面结束时,出现一行字:桃溪的茶,本来就是这样。”
沈知意合上笔记本:“三条铁律。第一,原料必须出自桃溪十里内;第二,工艺全程手工,制茶人留名;第三,每季只出一款,随节气更替。”
裴砚把《岁时广记》收进布袋:“接下来的事,就得靠大家一步步走实了。”
小林看着树下的影子,说:“我觉得这次不一样。以前是我们追着市场走,现在是我们定个标准,看别人跟不跟。”
陈阳笑了:“只要茶是真的,总会有人认。”
沈知意站起来,把笔记本放进木箱。箱底的手稿静静躺着,纸面依旧空白。她关上盖子,转身走进厨房烧水。
水开之后,她泡了一壶老茶,倒进四个粗瓷杯里。几人围坐在院子里,没人说话,只是慢慢喝完。
裴砚起身告辞,脚步沉稳。小林走在后面,手机震动了一下。他低头看,群里有新消息,是陈阳发的白板照片,配文:“少,但精;简,但深。”
他点开图片,设为聊天背景。
陈阳最后一个离开。他站在院门口回头看了一眼,桂花树下空桌还在,阳光照在桌面,映出一道浅痕。
沈知意回到案前,打开新一页纸。她写下第一行字:清明款,主题为“未寄出的信”。
阿斑跳上书架,爪子碰落一片干桂花。花瓣飘下来,落在纸面上,压住了最后一个字的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