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突破瓶颈(2 / 2)

傍晚时分,第一批新法茶叶制成。细条卷曲,色泽墨绿带银毫。沈知意将茶叶小心收进陶罐。

第二天一早,她在桂语斋门前摆了张小桌,放上茶具和水壶。

“今天请大家喝茶。”她对路过的村民说。

有人停下脚步,也有摇头走开的。老张扛着锄头经过,看了一眼,没说话。

第一位坐下的是村西的老李。他接过茶碗,喝了一口,眉头皱起:“味道怪淡的。”

沈知意没解释。

第二个来的是王家媳妇,喝了半口,忽然愣住:“这……有点像小时候我娘泡的那种?”

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沈知意一杯一杯地倒,不多不少,正好十七杯。

轮到老张时,天已近午。他放下锄头,端起碗,一口气喝了大半。

然后他坐着不动,眼睛盯着地面。

过了好久,他开口:“这味儿……像我爹年轻时摘的那种。”

他说完站起来,一句话没说,转身走了。

下午,沈知意去后山查看茶田。远远看见老张家的两亩地全翻了,新土翻出来堆在垄边。老张正弯腰插苗,动作很慢,但每一株都种得认真。

她站在坡上没靠近。

傍晚回到桂语斋,陈婶已经在等她。手里拎着空茶碗。

“我刚才遇见隔壁刘嫂,”陈婶说,“我说你那茶好,她还不信。我把碗给她闻了闻,她立刻说要改种法。”

她笑着摇头:“原来慢下来,也能走得远。”

沈知意低头看着手中的陶罐。茶叶还带着余温。

裴砚坐在院中石凳上,翻开记录本:“下一步,我们可以试着调制新的烘焙曲线。”

沈知意点头。她走进屋,取出纸笔,在桂花树下继续写。

“真正的改变,是从第一片叶子开始的。”她写道。

笔尖落下时,砚台仍是温的。阿斑蹭了蹭她的膝盖,蜷成一团。

夜里,村里多户人家亮着灯。有人在整理工具,有人在翻看旧农书。窗影晃动,人声低语。

沈知意站在门口,望着远处几户亮灯的人家。

她手里握着刚写完的手稿页。风从山口吹来,掀动纸角。

裴砚走过来,站在她身旁。

“明天还要去田里?”他问。

“要去。”她说,“第一批新苗,该定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