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19章 定档风波:被院线排挤

第119章 定档风波:被院线排挤(1 / 2)

《生命的价签》定档会当天,江城影视大厦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长桌一侧,主流院线的代表们坐姿随意,手里翻着排片计划表,眼神却很少落在苏澈团队递来的《生命的价签》资料上;另一侧,苏澈、周明、陈凯坐在那里,面前摆着一叠患者手写的“想看清单”——老周的孙子画的“药瓶超人”在清单上格外显眼,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我想和爷爷一起看电影”。

“苏总,不是我们不给面子。”全国最大院线“星光影院”的副总王磊放下笔,语气带着敷衍,“你看同期的《极速追击》,顶流陆泽主演,光预售就破了5000万,粉丝包场都排到了上映后一周,给40%排片,我们稳赚不赔。”他指了指《生命的价签》的资料,“你们这现实题材,受众窄,又是抗癌主题,很多观众不爱看‘苦情戏’,15%排片,已经是我们能给的上限了。”

旁边“大地影院”的代表跟着附和:“王总说得对,上次有部现实题材电影,我们给了25%排片,结果上座率不到30%,最后亏了不少。现在院线要的是票房,不是情怀,苏总你得理解。”

苏澈拿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里面是老周、小宇等患者对着镜头说话,老周握着轮椅扶手,认真地说“我想在影院里看一次‘自己的故事’”;小宇举着自己设计的电影海报,“希望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麻烦’,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张阿姨绣着“百福图”,“要是电影能多排几场,我想请帮过我的医生一起看”。

“这些不是‘情怀’,是真实的期待。”苏澈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力量,“我们的电影虽然没有流量明星,但初剪版让127位患者看过,他们都说‘这是我们的故事’;而且我们承诺票房每赚1元捐0.1元给大病基金,很多观众已经在社交平台留言说‘愿意为这部电影买单’。”

可院线代表们显然不为所动。王磊摆摆手:“苏总,患者的期待我们理解,但院线要生存。这样吧,要是你们电影上映前三天上座率能破60%,我们再考虑加排片,现在15%,不能再高了。”

走出会议室,陈凯忍不住叹气:“还是流量当道,我们再怎么说,他们也只认‘陆泽’‘预售’这些词。”周明拍了拍苏澈的肩膀:“别灰心,当年我拍《归乡》,院线只给了10%排片,最后靠观众口碑逆袭,咱们也能行。”

苏澈没有抱怨,他知道,和院线硬争没有用,只有让更多人看到患者的期待,才能改变局面。当天晚上,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了一条“求排片”视频,没有华丽的剪辑,只有最真实的镜头:

视频开头,是老周坐在轮椅上,对着镜头慢慢说:“我今年68岁,肺癌晚期,每天都在算‘还能活多久’。听说《生命的价签》要上映了,我想多排几场,这样我就能带着孙子去看,告诉他‘爷爷当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

接着是小宇的镜头,他站在曾经打工的公司楼下,手里拿着旧工牌:“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卖假药的’,我们只是想活着,想回到正常的生活。希望影院能多给我们一点机会,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

最后,苏澈出现在镜头里,他没有喊口号,只是拿着那份“想看清单”,轻声说:“这上面有127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想活下去’的故事。我们不求和流量片比排片,只希望有更多影院能给这些故事一个机会,让那些期待的人,能在影院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视频结尾,他附上了全国主要影院的联系电话和留言渠道,配文:“如果你也觉得,真实的故事值得被看见,麻烦帮我们联系本地影院,说一句‘想多看几场《生命的价签》’。”

视频发布不到1小时,转发量就突破10万。澈心工作室的运营组很快发现,粉丝们已经自发行动起来——有人整理了“全国影院联系指南”,标注了每个影院的客服电话、私信渠道;有人发起“#我为生命求排片#”话题,在里面分享自己联系影院的截图;还有粉丝制作了“患者期待”的海报,贴在本地影院的留言板上。

家住沪市的粉丝“小夏”,一口气给5家影院打了电话,虽然有的客服敷衍说“会反馈”,但她没有放弃,又带着老周的视频去影院现场沟通,影院经理看到视频里老周的样子,终于松口:“要是预售不错,我们可以先加一场早场试试。”

更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患者家属也加入了“求排片”的队伍。老周的儿子特意制作了“患者观影需求表”,在病友群里收集大家的观影时间、地点,汇总后发给当地影院,“我们不是要免费票,只是想有场次能让我们方便去看,哪怕是早场、晚场也行”。

300万粉丝的力量,远比苏澈预想的更强大。短短两天,全国有超过200家影院收到了“增加《生命的价签》排片”的请求,其中不少影院的客服电话被打爆,私信里满是粉丝的留言:“我们愿意包场,请给患者留一场”“现实题材不该被排挤,给好作品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