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心工作室的小放映厅里,暖黄的灯光像一层柔软的纱,裹住了满室的期待。墙面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挂着两幅画——一幅是老周孙子画的“药瓶超人”,笔触稚嫩却充满力量;另一幅是张阿姨绣的“活下去”手帕,丝线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放映厅中央的长桌上,摆着瓷坊老师傅刚送来的“杀青纪念瓷偶”:程勇握着药瓶,刘思慧抱着女儿,吕受益坐在病床上,底座刻着“为生命发声,杀青大吉”,釉色温润得像浸过岁月的暖。
这是《生命的价签》的内部看片会,没有媒体,没有资本方,只有剧组核心成员、3位患者代表(老周、小宇、张阿姨),还有康泰医药的研发总监李博——他是主动申请来的,想看看这部曾让双方剑拔弩张的电影,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模样。
“开始吧。”苏澈按下播放键,放映厅的灯光缓缓暗下,银幕上先跳出一行小字:“本故事改编自127位抗癌患者的真实经历,谨以此片,献给每一个‘想活下去’的生命。”
初剪版的第一个镜头,就戳中了所有人的泪点——程勇(陈凯 饰)坐在堆满保健品的小店里,手里攥着催房租的通知单,窗外飘着深秋的雨。他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医院说“要做搭桥手术,至少30万”,他蹲在医院走廊里,烟蒂扔了一地,镜头特写落在他手机屏上:“银行卡余额:2867.5元”。陈凯没有用夸张的哭戏,只靠指尖的颤抖、喉结的滚动,就把小人物的窘迫与无力,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这就是我当年的样子。”老周悄悄抹了把眼泪,他的手还握着轮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我查出肺癌时,儿子也是这样蹲在医院走廊,我听见他给亲戚打电话借钱,声音抖得像筛糠。”小宇坐在旁边,眼眶也红了,银幕上程勇翻遍抽屉找钱的镜头,让他想起自己卖电脑凑医药费的那个晚上。
影片中段,程勇找到印度药厂,拿到仿制药代理权,第一次给患者发药的场景,看得人鼻酸——患者们在昏暗的仓库里排队,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钱,有人带了自家种的菜,有人给程勇塞了孩子的照片,说“要是我走了,麻烦您帮我看看孩子”。李然改编的配乐在这里响起,琵琶的旋律轻柔却有力量,像一束光,照进了患者们黑暗的生活。张阿姨轻声说:“我们以前拿仿制药,也是这样偷偷摸摸的,怕被查,怕断药,每天都在盼着‘明天还能拿到药’。”
最让周明失控的,是吕受益(周明推荐的老演员 饰)自杀的戏份——吕受益因断药病情恶化,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他看着前来探望的程勇,笑着说“我想看着儿子结婚”,下一秒却拔掉氧气管,眼神里满是解脱。周明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他掏出纸巾捂住嘴,却还是忍不住哽咽——这个镜头,让他想起妹妹最后一次化疗时,也是这样笑着说“哥,我累了”。整场看片会,他用掉了3张纸巾,眼镜片上始终蒙着一层水雾。
影片的结尾,没有强行圆满——程勇因“销售假药”被判有期徒刑,却在出狱那天,看到很多患者来接他,他们举着“谢谢你,程勇”的牌子,手里的药盒上印着“医保报销:80%”。字幕缓缓升起:“2025年,蓝星华国将12种抗癌仿制药纳入医保,平均降价62%;同年,大病救助基金覆盖人数突破500万。”银幕亮起时,放映厅里一片安静,只有轻轻的抽泣声。
“这戏……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周明第一个开口,声音还带着哭腔,他走到陈凯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谢谢你,把程勇演活了,把患者的苦演透了。我妹妹要是能看到这部戏,肯定会说‘终于有人懂我们了’。”
陈凯的眼眶也红了,他看着银幕上定格的“医保报销”字幕,语气里满是骄傲:“这是我从影30年,最骄傲的作品。以前演古装剧、甜宠剧,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拍这部戏,我才明白,演员的价值,不是让观众记住你的脸,是让观众记住你演的故事,记住那些被忽略的人。”他顿了顿,看向老周和小宇,“谢谢你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没有你们,就没有这部戏。”
康泰医药的李博,全程都在认真记录,此刻他站起身,语气诚恳:“之前我们担心电影会抹黑药企,现在看来,是我们狭隘了。影片里提到‘药企研发一款药投入20亿,周期10年’,这个细节很客观,也让观众知道,我们不是不想降价,是有难处。”他掏出一份文件,“我们已经和医保局谈妥,把3款抗癌仿制药的价格再降15%,也会把更多研发数据公开,让大家了解药企的真实情况。”
老周激动得说不出话,他从包里拿出那个攒了很多空药盒的铁盒子,递给苏澈:“苏老师,这个送给你,谢谢你们把我们的故事拍出来,谢谢你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想‘违法’,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小宇则拿出自己设计的电影海报,上面是一群患者手拉手,背景是升起的太阳,“这是我为电影设计的海报,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悄然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圆满”的温度:
【检测到《生命的价签》初剪版完成,获剧组、患者代表、行业方高度认可,达成“现实题材创作闭环”,剧本完成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