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影院开始松动。深市的“万象影院”率先宣布,将《生命的价签》的排片从15%提升至25%,还专门设置了“患者专场”,提供免费停车、无障碍通道;京市的“万达影院”也表示,将根据预售情况动态调整排片,“如果观众需求大,我们会加开夜场”。
而鼎盛影视那边,看到《生命的价签》靠粉丝“求排片”获得关注,又开始嘲讽。陆泽的工作室发了条模糊不清的动态:“有些电影靠‘卖惨’求排片,不如好好打磨内容,流量不是原罪,没人看才是。”结果瞬间被粉丝怼回去:“流量是没原罪,但靠流量挤压现实题材排片,就是原罪!”“《生命的价签》有患者的期待,有真诚的故事,比你们的‘极速追车’‘无脑恋爱’有意义多了!”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粉丝力量”的温度:
【检测到宿主通过真诚沟通引发粉丝自发“求排片”行动,推动部分院线调整排片,突破流量片挤压困境,触发“民心所向”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
1. 解锁“粉丝联动”核心权限:可建立“现实题材支持者社群”,实时收集观众需求,对接影院调整排片,形成“观众-剧组-影院”的良性互动;
2. 已有53家影院主动联系剧组,将《生命的价签》排片提升至20%-28%,其中12家设置“患者专场”,预售票房24小时破800万;
3. 任务“打造首部现象级现实电影”进度提升至97%(排片困境初步缓解,预售数据超出预期,为上映后口碑逆袭奠定基础)。】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手机上粉丝发来的“胜利截图”——有粉丝和影院经理的沟通记录,有“患者专场”的海报,还有老周儿子发来的“病友观影群满员”的消息。他想起定档会上院线代表的冷漠,再看看现在粉丝和患者的热情,突然明白:真正能决定一部电影命运的,不是流量,不是资本,而是观众的真心。
第二天上午,苏澈又发布了一条视频,这次是感谢粉丝:“谢谢每一个为《生命的价签》打电话、发私信的朋友,谢谢每一家愿意增加排片的影院。你们的每一次努力,都在给那些‘想活下去’的人,多一份希望。上映后,我们会在‘患者专场’安排剧组人员到场,和大家一起看电影,听大家的故事。”
视频发布后,更多影院加入了“增加排片”的行列。瓷坊老师傅也行动起来,他烧制了一批“求排片成功”的迷你瓷偶,送给那些主动加排片的影院,瓷偶上刻着“真诚无价”四个字,他说:“影院愿意给好故事机会,我们就该感谢他们,让他们知道,做对的事,有人记得。”
片场的后期机房里,剪辑师还在加班加点完善影片细节,李然在调整片尾的配乐,想让结尾更温暖一点;张岚在对接“患者专场”的事宜,确保每个场次都有无障碍设施;陈凯则在准备映后交流会的发言稿,他想和观众聊聊“程勇这个角色背后的患者故事”。
苏澈走到露台,看着远处影院的广告牌——已经有影院换上了《生命的价签》的海报,老周孙子画的“药瓶超人”被放大,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他知道,排片风波还没完全结束,上映后可能还会有流量片的挤压,但有粉丝的支持,有患者的期待,有团队的坚持,这部电影一定能靠口碑逆袭,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故事,永远有力量。
夜色渐深,苏澈的手机还在不断收到粉丝的反馈:“我家附近的影院加了两场晚场!”“患者专场的票已经抢完了,影院说会再加一场!”“我带着我妈去看,她也是癌症患者,她说‘终于有电影懂我们了’!”
这些消息,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定档风波后的阴霾。苏澈知道,《生命的价签》的上映之路,还有最后一段,但只要带着这份真诚和坚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因为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群人对“生命”的敬畏,对“真诚”的坚守,而这样的坚守,永远值得被看见,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