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导师首秀:慧眼识珠(2 / 2)

之前嘀咕“没爆点”的导师沉默了几秒,最后点了点头:“刚才那段改编确实打动我了——比很多刻意写‘eo’的歌真诚多了,我同意晋级。”另一位导师补充道:“她的嗓音辨识度很高,好好打磨,能走出自己的路。”

当主持人宣布“林晚秋晋级”时,女生抱着吉他蹲在舞台上,哭得肩膀一抽一抽的。苏澈走过去,递给她一张纸巾,轻声说:“别激动,这只是开始——你的老街故事,值得被更多人听到。”林晚秋抬起头,眼泪还挂在脸上,却用力点头:“苏老师,我……我以后一定好好写歌,不辜负您的认可!”

录制间隙,林晚秋跟着苏澈来到后台。老林早就等着了,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成都》改编曲谱,上面标注着“吉他和弦简化版”“气息控制要点”:“晚秋,你这嗓子太适合民谣了,我给你把和弦改简单点,突出你的嗓音;周延老师还说,要是你想加民乐,他可以帮你编竹笛声部,更有老街的感觉。”

李薇则拿出平板,调出江城老街的资料:“你刚才唱的瓷坊、老槐树,我们都有合作,下次可以带你去录采样——把瓷土摩擦声、槐树叶子的沙沙声加进歌里,更有画面感。”

林晚秋看着眼前的一切,手里攥着曲谱,指节都泛白了——她之前在瓷坊打工时,每天晚上躲在出租屋里弹吉他,总觉得“自己太普通,没人会听她的歌”,现在却突然有了一群人,愿意帮她把“普通的老街故事”唱得更好。

就在这时,苏澈的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淡蓝色的光膜带着柔和的光晕:

【检测到宿主通过“潜力分析”功能发掘素人歌手林晚秋,解锁《成都》并完成蓝星适配改编,助力其成功晋级,引发“素人原创”话题关注,触发“慧眼识珠”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素人原创孵化(高级)——可针对素人歌手的个人经历,定制“作品+故事+地域文化”的孵化方案,功能包括:

1. 定制创作:根据素人生活场景(如林晚秋的“瓷坊打工”),生成专属歌词灵感库(如“瓷土烫红的指尖”“茶铺飘出的桂香”),辅助原创;

2. 资源落地:对接素人所在城市的文化资源(如江城瓷坊、老街文旅),提供实地采样、场景拍摄支持,强化作品地域特色;

3. 阶梯推广:为素人制定“小范围livehoe试唱→乐云原创榜推荐→文旅合作单曲发布”的推广路径,避免流量压力,稳步成长;】

【触发支线任务:“老街民谣孵化”,任务要求:1个月内完成林晚秋改编版《江城》(原《成都》)的录制与发布,联动江城文旅推出“老街听歌打卡活动”,任务奖励:声望值点,澈心工作室获“江城文化推广先进单位”称号。】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林晚秋和老林讨论吉他和弦的样子——女生认真地记着笔记,连手指上的茧子都透着股韧劲。他走到窗边,看着录制棚外的晚霞,突然想起自己刚穿越时,在江城老街的瓷坊门口弹《青花瓷》的那个下午——那时的他,也像林晚秋一样普通,却因为“有人愿意听他的歌”,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苏老师,刚才导播说,#苏澈 慧眼识珠# 的话题已经冲上热搜20位了!”李薇拿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观众的留言:“谁懂啊!林晚秋唱‘瓷坊的秋’时,我想起老家的巷子了!”“苏老师太会选了!不是看流量,是看‘能不能把故事唱进心里’!”“原来素人也能这么厉害,这才是原创综艺该有的样子!”

苏澈笑了笑,转头看向后台——林晚秋正抱着吉他,轻轻弹唱改编后的《江城》,老林在旁边用手机录着音,竹笛的旋律从手机里飘出来,和吉他声、女生的歌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关于老街的温柔恋歌。

他知道,这次“慧眼识珠”不是偶然——是系统的“潜力分析”帮他精准找到适配点,是林晚秋自己藏在嗓音里的“生活质感”打动了所有人,更是“尊重原创、重视真心”的理念,让素人的光芒得以绽放。而这,正是“文娱复兴”最动人的地方:不是顶流的光芒万丈,而是每个普通却真诚的创作者,都能被看见、被扶持,都能把自己的故事,唱给更多人听。

录制结束时,林晚秋抱着改编曲谱,走到苏澈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苏老师,谢谢您……我以后不会只写老街的巷弄,我还要写瓷坊的老师傅,写茶铺的老板娘,写所有普通却温暖的人和事。”

苏澈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啊,我们一起等你的歌——等更多人听到江城的老街,听到你心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