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厢里的气氛正酣,音乐声、聊天、笑闹声混杂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京城夜晚特有的浮世绘。陈诚坐在相对安静的角落,端着酒杯,偶尔与身旁的人低声交谈两句,目光却始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观察着这光怪陆离的场景。他清楚,在这里,真正的交易和人情往来,往往隐藏在酒杯碰撞和笑语喧哗之下。
就在这时,包厢厚重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在妈咪恭敬的引领下走了进来。来人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面容算不上英俊,但眼神锐利,嘴角挂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笑容,步履沉稳,自带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他一进来,目光先是在几位大佬脸上扫过,最后,带着几分探究,落在了生面孔陈诚身上。
“韩董,姜导,王总,叶先生……各位老大驾光临,怎么也不提前招呼一声,我好安排得更周到些。”来人声音洪亮,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热情,却又不会显得过分谄媚。他正是这家“天上人间”的老板,覃辉。
韩三平作为在场地位最高者,笑着摆了摆手:“覃总太客气了,我们就是几个老朋友聚聚,顺便带个小兄弟来见见世面,哪敢劳你大驾。”
“韩董您这话说的,能为您和各位服务,是我的荣幸。”覃辉笑着应承,目光再次转向陈诚,“这位小兄弟是……看着面生,但气度不凡啊。”
王中磊适时地接过话头,笑着介绍:“覃总,给你介绍一下,陈诚,我们北电的学弟,别看他年轻,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在美国跟人合伙开电影公司,投拍的《电锯惊魂》马上全球上映。”停顿了一下,喝了口酒继续说道:“而且人花花6的美元,购买特效设备准备打造国内最先进的特效公司”
果然,覃辉眼中瞬间闪过一丝震惊,虽然很快掩饰过去,但那份讶异还是被陈诚捕捉到了。六个亿美金,在2003年的国内,无论放在哪个行业,都足以掀起惊涛骇浪。更何况是投入在看似“虚”的电影特效设备上。这年轻人,要么是背景深不可测,要么就是胆识和眼光远超常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失敬失敬!原来是陈总!”覃辉立刻上前,主动向陈诚伸出手,态度明显更加郑重,“陈总真是年轻有为,一出手就是国际视野,大手笔!佩服!”
“覃总过奖了,运气好而已,以后还要向各位前辈多学习。”陈诚起身,与他握手,态度不卑不亢,语气平和。
覃辉一边与陈诚寒暄,一边不动声色地挪到王中军身边,借着点烟的功夫,压低声音快速问道:“王总,这位陈总……什么来头?以前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
王中军吐出一口烟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也压低声音:“背景不简单,根正苗红,跟叶大鹰那边都能搭上话。关键是,人家是真有本事,也有钱。六个亿美金,现金砸下去,眼都不眨。这种人,只能交好,千万别得罪。”
覃辉心领神会,点了点头。在京城做生意,尤其是做到他们这个层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随便得罪一个不知底细的过江龙,那是蠢货才会干的事。他覃辉能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创立“天上人间”这片基业,靠的就是这份谨慎和敏锐的嗅觉。
事实上,他最近的心思已经不完全在娱乐产业上了。他正试图将自己的商业版图向更“主流”、更资本化的领域拓展。今年初,他刚刚整合资源,成立了星美传媒,意图在影视制作、发行领域分一杯羹。他甚至已经在筹划建设属于自己的院线——星美院线,并谋求未来在香港上市。陈诚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拥有雄厚资本和好莱坞资源的年轻人,在他眼里,瞬间从一个需要客套的“小兄弟”,变成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潜在的合作伙伴或需要重点维系的人脉。
“怠慢了,怠慢了!”覃辉心思电转,脸上笑容更盛,他招手叫来服务员,低声吩咐了几句,然后对在座众人说道,“各位老大,陈总,今天这酒水算我的,大家务必尽兴!我再让人开几瓶好酒过来!”
王中磊在一旁打趣:“覃总,你这可是区别对待啊,我们来了这么多次,也没见你这么大方过!”
覃辉哈哈一笑:“王总您就别埋汰我了,以前是我覃辉眼拙,没认出真龙!今天必须赔罪!”
很快,服务员端来了几瓶明显档次更高的洋酒和红酒。覃辉亲自给在座各位倒上酒,然后举起杯:“韩董,姜导,各位老大,陈总,我敬大家一杯!感谢各位赏光,也预祝陈总在美国的电影大卖,事业蒸蒸日上!”
众人纷纷举杯。一杯饮尽,气氛更加热络。覃辉很自然地坐在了陈诚旁边的空位上,开始与他攀谈起来。他没有一上来就谈生意,而是从陈诚的音乐专辑聊起,称赞他的才华,又聊到美国的风土人情,显示出极佳的交际手腕和话题引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