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真是全能型人才,歌唱得好,电影也玩得转。”覃辉感叹道,“不瞒你说,我最近也刚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叫星美传媒,以后少不了要向陈总请教学习。”
陈诚心中了然,知道正题来了。他微微一笑:“覃总客气了,互相学习。星美传媒我略有耳闻,覃总在实业和娱乐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令人佩服。”
“小打小闹,跟陈总你的国际视野没法比。”覃辉摆摆手,语气诚恳了几分,“陈总,我有个不情之请。你看,你的电影将来肯定要回国发行,我们星美虽然刚起步,但在渠道和地面推广上,还是有点资源的。而且,我计划尽快组建自己的院线。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跟陈总你的公司合作一把?”
陈诚看着覃辉眼中闪烁的精明与野心,心中快速权衡。星美初期的发展势头确实很猛,覃辉此人的执行力和魄力不容小觑。在国内多一个拥有院线资源的合作伙伴,绝对不是坏事。而且,与覃辉这样的人合作,很多时候比跟那些老牌、关系盘根错节的公司打交道更直接、更高效。
“覃总快人快语,我也就直说了。”陈诚端起酒杯,与覃辉碰了一下,“合作当然有机会。我这边除了电影,后续的特效公司和动漫公司也需要大量的项目和渠道支撑。星美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找时间详细聊聊,看看具体在哪些项目上可以对接。”
覃辉闻言大喜,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和机会!“太好了!陈总果然是做大事的人,爽快!那我们就说定了,改天我做东,专门请陈总,咱们好好规划规划!”
两人相视一笑,酒杯再次碰到一起,初步的合作意向就在这觥筹交错间达成了。旁边韩三平、姜文等人将这一幕看在眼里,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韩三平更是暗自点头,这小子,不仅有能力,这为人处世、把握机会的能力,也远超同龄人,未来不可限量。
有了这个插曲,包厢里的气氛更加微妙。覃辉作为东道主,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安排得妥妥当当。期间,他又叫来了几位据说“才艺双绝”的姑娘进来助兴,唱歌、跳舞,甚至还有表演小段话剧的,显然是为了迎合在场这些文艺圈大佬的品味。
陈诚也放松下来,既然来了,便也入乡随俗。在众人的起哄下,他拿起话筒,唱了一首专辑里的《背对背拥抱》。没有KTV的嘈杂伴奏,只有他清唱了几句,那细腻的情感处理和扎实的唱功,立刻赢得了满堂彩,连那些见多识广的姑娘们都听得眼睛发亮。
覃辉在一旁看着,心中对陈诚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有背景,有资本,有才华,还懂得审时度势,这样的年轻人,只要不走错路,未来的成就绝对难以估量。他更加坚定了要与之深度绑定的决心。
但是他也太小看了陈诚了,陈诚是有点不愿意跟这位覃老板合作的,因为他玩到了后面都把自己给送进去了,做事做人有点不规矩,所以陈诚也不管他后面有多大的关系,惹不起,那就躲远一点就行了,你做你的生意,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不合作,按照正常的商业合同就行。
搞得覃辉想跟陈晨解释一下,都没机会,到了最后散场的时候,本来覃辉还想送一下他,也被陈诚拒绝了,让他先把这几位京圈大佬先送一下,而他自己天上又间门口马上打了个车。
坐上车,驶离了“天上人间”那炫目的霓虹灯,窗外的北京城陷入了深夜的宁静。陈诚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这一天,信息量巨大。从中影韩三平的赏识,到京圈大佬的接纳,甚至还顺手买下了一个影视基地……
他的国内棋盘,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填上了几颗至关重要的棋子。这些关系网和资源,将为他后续的电影拍摄、特效公司运营、乃至全球发行,提供难以估量的助力。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的基础,最终还是源于他展现出的“实力”——那六亿美元的设备采购,以及《电锯惊魂》在北美潜在的巨大成功。没有这些硬核的东西,光靠所谓的“背景”和“关系”,在这些精明似鬼的大佬面前,他什么也不是。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资源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时候了。”陈诚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路灯,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怀柔的基地要尽快接手改造,设备要尽快安装调试,团队要尽快搭建……还有与星美可能的合作细节,也需要仔细斟酌。
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然清晰。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在深夜的脉搏,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在胸中升腾。美国的战场暂告段落,属于他的中国时代,正伴随着这些夜晚的酒杯与承诺,悄然开启。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