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坐在宽大的办公椅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眉头微蹙。桌面上摊开着几份文件,都是关于进一步开放电影市场的研究报告和应对预案。压力,如同无形的手,扼在喉头。带领中国电影走出去,这个口号喊了多年,但面对好莱坞成熟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如今市场开放迫在眉睫,狼真的要来了,而自家的羊,似乎还不够强壮。
就在这时,一个名字跳进了他的脑海——陈诚。北电大一学生,却在美国与那个行事高调的特朗普合伙开了家电影公司,投资八百万美元的《电锯惊魂》据说在北美势头极猛。年轻人,有胆识,有渠道,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找到了一条在好莱坞立足的缝隙。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甚至是一丝…期待。
他拿起电话,拨给了北电表演系的王劲松老师。几句寒暄后,他委婉地要到了陈诚的联系方式。
电话接通时,陈诚刚晨练回来,声音还带着一丝清朗的气息。
“韩董事长?”听到对方自报家门,陈诚心里咯噔一下,瞬间了然。该来的总会来,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且是这位中国电影的“掌门人”亲自召见。
“陈诚同学吗?听说你刚从美国回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啊。有没有时间,来我办公室坐坐,聊聊天?”韩三平的声音平和,带着长辈般的温和,但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
“韩董您太客气了,我随时有空。”陈诚立刻应下。
挂掉电话,陈诚深吸一口气。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中影这条大船,如果能搭上,未来在国内乃至国际的航程,无疑会顺畅许多。
一个小时后,陈诚站在了韩三平那间充满书卷气又透着权威的办公室里。他态度恭敬,却不卑不亢。
“韩董,您好。”
“来来来,陈诚,坐。”韩三平亲自给他倒了杯茶,笑容亲切,“别紧张,就是随便聊聊。听说你在美国开了家影视公司,给我们中国电影人长脸啊。”
两人从《电锯惊魂》的宣传势头聊到好莱坞的运作模式,从独立电影的成本控制聊到全球发行的难点。韩三平越聊越是心惊,这个年轻人思路清晰,对国际电影市场的见解远超其年龄,甚至比很多圈内浸淫多年的老手都看得透彻。他不仅了解制作,更懂得市场和资本,言语间透露出的那种务实和野心,让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己。
“不瞒您说,韩董,”陈诚适时地抛出自己的计划,“我今年在国内也准备启动两个项目。一部电影,是瞄准全球市场的,视觉奇观类,确保能在世界各地卖票房的。另一部电视剧,也在筹备,看后期效果,也有可能进行全球发行试试水。”
他顿了顿,坦诚道:“至于奖项,我现在没什么概念。能得奖是锦上添花,不能得,也无所谓。我觉得现阶段,先让电影能赚钱,能活下去,能形成良性循环,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商业上成功了,我们才有更多的资本和话语权去尝试更多元化的表达。”
这番话,简直说到了韩三平的心坎里。他正被艺术与商业、保护与开放的矛盾困扰着。陈诚这种“先生存,后发展”的务实态度,虽然直接,却切中要害。
“好!说得好!”韩三平抚掌大笑,看陈诚的眼神愈发欣赏,几乎引为忘年知己。“年轻人,有魄力,有想法!”
眼看聊到快中午,韩三平兴致更高了。他让陈诚稍坐,自己拿起电话,连续拨了几个号码。
“喂,姜文啊,在京城吗?中午出来坐坐,介绍个小朋友给你认识。”
“中磊啊,叫上中军,老地方,有个你们的同行,你们得见见。”
“大鹰兄,有空吗?……”
陈诚在一旁听着,心中暗震。姜文、王中磊、王中军、叶大鹰……这可都是京圈里跺跺脚地面都要颤三颤的人物。韩三平这是要把他直接推到这个顶级圈子的面前。
午饭安排在故宫附近一家极为隐蔽的私房菜馆。环境清幽,亭台楼榭,颇有几分大隐于市的味道。陈诚跟着韩三平走进包厢时,几位大佬已经到了。
韩三平笑着揽过陈诚的肩膀,声音洪亮地介绍:“来来来,给各位介绍一下,陈诚,北电大一的学生。你们可别小看人家年纪小,人在美国跟人合伙开了电影公司,投拍的那部《电锯惊魂》,投资八百万美金,我估摸着,全球票房收回三四个亿美金问题不大!人家可是赚美刀的,比咱们在国内扑腾强多了!”
他这话半是介绍半是打趣,目光尤其在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脸上停留了一下。华谊兄弟之前想签刘亦菲而被陈诚截胡,转而以合作模式进行的事,他也有所耳闻。如今正主见面,倒是平起平坐了。
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脸上笑容不变,主动上前与陈诚握手:“陈总,久仰大名了!”“真是年轻有为啊!”态度热情而周到。陈诚也立刻笑着回应:“大王总、小王总,你们好,叫我小陈就行。”他心里清楚,能在京城把生意做这么大,绝非易与之辈,表面功夫从来无可指责。至于外界那些风言风语,他并不尽信,生意场上的事,真真假假,利益才是永恒的。
接着,陈诚的目光转向那位一直安静坐着,气场却丝毫不弱的叶大鹰。这位才是京圈真正底蕴深厚的人物,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能量惊人。想到他的家世,陈诚心中也难免升起一丝敬意。
“叶先生,您好。”陈诚的态度明显更加郑重。
叶大英微微一笑,眼神锐利而通透,与他握了握手:“陈诚是吧?我听家里长辈提起过你家里的事,都是自己人,以后多走动。”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认可。
王中军、王中磊闻言,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了然。得,这又是一个根正苗红的。
韩三平哈哈一笑:“看来今天这儿坐着的,祖上都是当兵吃粮的啊!姜文他爸,大鹰兄更不用说,我们几个的老头子,谁没穿过军装?这下好了,一屋子‘军二代’、‘军三代’!”
这话一出,包厢里的气氛瞬间更加融洽,距离感拉近了不少。共同的背景,总是最快打开话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