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敕使南巡(1 / 2)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鎏金狻猊兽首吞吐着淡淡的苏合香气,却驱不散阁中凝重的氛围。明宪宗朱见深身着常服,靠在蟠龙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目光却落在御案那份来自淮安府的六百里加急奏报上。

御案旁,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垂手侍立,眼观鼻,鼻观心,如同泥塑木雕。

“残肢断骸,漕河浮尸……切口利落,疑似军中手法……”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惯有的、不容置疑的威仪,“吴永年在奏报里,可是把干系推得一干二净,只会叩请圣裁。”他轻轻哼了一声,将玉佩搁在案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怀恩微微躬身:“漕运事关国脉,如今出了这等骇人听闻的案子,又可能牵扯军伍,淮安府惶恐无措,也是常情。只是,需得一位得力之人,前往厘清。”

皇帝没有立刻接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暖阁内一时只闻更漏滴答。

“凌云鹤……”良久,皇帝缓缓开口,“他自上次了结‘鬼胎案’后,朕让他暂在京中,以‘协理刑部’之名,行稽核之实。此人,心思缜密,不党不群,倒是合适。”

怀恩眼皮微抬:“凌先生确是人选。只是他如今并无钦差实职,此行若仅以刑部协理身份,恐难以节制地方,若真涉及卫所军务,更是棘手。”

“朕知道。”朱见深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宫墙一角灰蒙蒙的天空,“所以,朕要予他钦差名分。”他转过身,目光锐利,“拟旨:刑部协理凌云鹤,才具优长,屡辨疑狱,特授钦差巡察使之职,赐金牌一面,南下淮安,全权查办漕河浮尸一案。淮安府及左近卫所、漕司各衙,一应官吏兵丁,皆受其节制,有敢抗命、阴奉阳违者,许其先斩后奏!”

“陛下,”怀恩轻声提醒,“凌先生虽堪大任,但此案水深,若真如奏报所言涉及军械……是否加派东厂或西厂之人随行,以策万全?”

皇帝摆了摆手,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厂卫的人,鼻子太灵,动静太大。凌云鹤自有他的法子。况且……”他顿了顿,“有些人,放在明处,反不如放在暗处有用。让汪直的人盯着点就是了,不必插手具体事务。”

“老奴明白了。”怀恩不再多言。

旨意传到凌云鹤暂居的京中寓所时,已是傍晚。宣旨太监离去,小院恢复了寂静。

裴远拿着那面沉甸甸、刻着“如朕亲临”四字的金牌,翻来覆去地看,脸上难掩兴奋:“先生,陛下此次可是给足了权柄!这下看淮安那些官儿还敢不敢敷衍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