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号」货轮拉响悠长的汽笛,庞大的船身缓缓靠上蓝湾港繁忙的码头。阳光刺破晨雾,将钢铁巨轮和喧闹的港口染上一层金色。卸货的号子声、起重机的轰鸣、海鸥的鸣叫……种种声音交织,奏响一曲充满生机的工业交响乐。
船员们脸上洋溢着抵达终点的轻松和劫后余生的庆幸。船长老郑,这个在风浪和幽灵船面前都未曾退缩的汉子,此刻却拉着「阿海」的手,眼眶有些湿润,嗓门也比平时低了几分:
“阿海……姑娘,”他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粗糙的掌心温暖而有力,“这趟船,要不是有你……唉,不说了!总之,以后只要你想跑船,无论天涯海角,我老郑的船,永远给你留个位置!随时来!”
其他船员也纷纷围了上来。小王,那个曾经晕船吐得昏天暗地的小伙子,此刻精神焕发,他和大李、小李几个年轻船员,神秘兮兮地捧出一个崭新的、帆布质地、做工扎实的水手背包,塞到「阿海」怀里。
\"海姐!这是我们大家凑钱给你买的!\"小王笑嘻嘻地说,眼里满是真诚,\"你看,这包结实,容量大,分隔也多!正好装你的罗盘,还有你那些宝贝种子!以后你走到哪儿,都带着咱们'破浪号'的念想!\"
「阿海」接过这个沉甸甸的新背包,指尖无相纹路传来清晰的暖意。这不仅仅是一个行囊,更是这群共患难的粗糙汉子们,最质朴、最真诚的认可与祝福。这个新水手包,成为了她与\"破浪号\"和这群船员之间,深厚羁绊的见证与载体。
她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看着老郑眼中毫不掩饰的赞赏与不舍,看着小王等人纯粹的热情,心中那片属于外神的冰冷领域,仿佛被港口喧嚣而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悄然浸润。她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谢谢。我会记得大家,记得'破浪号'。\"
在船员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她背着新旧两个行囊,转身,步履沉稳地融入了港口熙熙攘攘的人流。那些属于水手「阿海」的短暂却深刻的记忆,如同潮水般在她意识中退去,只留下沉淀的情感温度。
找了一处僻静的仓库角落,远离了送别的人群与港口的喧嚣。「阿海」——或者说,剥离了短暂拟态外壳的「面」——静静站立。祂回归本我意识,神性的超然覆盖了人性表象,再次拿出了那个装有双核心的金属盒,以及收集的幻觉孢子样本。意识深处,「维度审判」的全域感知无声无息地启动,如同无形的天网,以祂为中心向外急速扩张,穿透物质界的阻碍,扫向那遥远而干燥、充满死亡与古老秘密的未知之地。
【目标锁定:枯萎之喉沙漠,古城'黑水城'(当地称谓)。地理坐标:北纬xx°,东经YY°。】
【检测到稳定且高度活跃的旧日能量信号,强度峰值超越'火晶' 18.3%,特征匹配:第三个核心(土黄色,能量性质偏向'吞噬'与'湮灭',具有极强的物质解构特性)。】
【关联威胁确认:'沙之吞噬者'(旧日眷族,形态不定,常以流沙或沙暴形态活动,以生命能量及物质结构为食,尤其喜好吞噬'秩序造物',对稳定能量源有强烈趋向性)。活动状态:高度活跃,已与核心产生深度能量纠缠,疑似形成共生关系。】
【环境评估:极端干旱,昼夜温差超过60摄氏度,存在高频强沙暴及大规模、高流动性流沙区等极端自然风险。磁场紊乱,常规电子导航设备可靠性低于37%。】
【建议身份:沙漠向导(可利用地理知识合理接近目标,规避环境风险,并融入人类探索队伍,降低'沙之吞噬者'警惕性)。】
信息流如同冰冷的瀑布,在祂进行高维分析判断的意识中汇聚、碰撞、明晰。沙漠古城,第三个躁动不安的核心,与之共生的贪婪吞噬者……一条由灼热黄沙与致命陷阱铺就的道路,在祂面前清晰地展开。
祂调动数据库,进行身份适配推演检索着过往的“经历”。雪域之中教导雪灵族感知能量、辨识危险的知识,关于极端环境下地质构造、气候模式、生态迹象的理解……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迅速提取、重组、优化。「千面拟态」的核心开始全速运转,将基于冰雪高原的生存智慧体系,无缝转换为适用于死亡沙海的、详尽而实用的沙漠地理与向导技能。一个全新的、足以胜任并主导沙漠探险的身份蓝图,已然在祂的意志中勾勒完毕。
就在祂完成初步规划,将注意力投向现实世界整理完线索,规划好下一步行动路径时,港口布告栏附近传来的一阵略显焦急且无奈的对话声,如同精确制导的讯号,吸引了祂的感知。
一支看起来风尘仆仆、装备专业却难掩疲惫的科考队正在那里驻足。为首的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眉头紧锁的中年学者,正对着一张巨大的、标记着“枯萎之喉”区域的沙漠地图连连叹气,他身边围着几个年轻的队员,脸上也写满了焦虑与一筹莫展。
\"……这可怎么办?之前的向导一听我们要深入'黑水城'区域,又听说最近沙暴异常频繁,还有诡异的、会移动的流沙传闻,给再多钱也死活不干了,走到一半就撂挑子跑了!\"一个年轻队员忍不住抱怨道,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
\"没有熟悉路况、经验丰富的本地向导,我们携带的补给和设备,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安全穿越'枯萎之喉'的外围,更别说抵达核心区的黑水城了。\"那位中年学者,陈教授,推了推滑落鼻梁的眼镜,语气沉重得如同压上了千斤重担,\"我们对黑水城的古文明遗迹考察项目,已经筹备了整整两年,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次勘探上……难道真的要就此放弃吗?\"
契机,总是在需要时,以最合乎逻辑的方式呈现。
「面」没有丝毫犹豫。祂启动「千面拟态」,塑造新身份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生命磁场、肌肉记忆、微表情乃至长期风吹日晒留下的皮肤质感。那种属于水手的、略带海腥味的洒脱气息瞬间内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常年在恶劣干旱环境中奔波、被风沙磨砺出的、沉默而坚韧的荒野气质。祂迈开步伐,走向科考队,步伐稳定而踏实,仿佛每一步都能在松软的沙地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你们需要向导?\"他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被干燥风沙长期侵蚀后的沙哑与粗粝,语调平稳,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我叫沙棘。在西北沙漠地区,包括'枯萎之喉'的边缘地带,断断续续待了三年。能找水,能辨别沙暴来临前的迹象,也懂一些识别和应对流沙的法子。\"
陈教授和队员们惊讶地看向这个突然出现的、自称\"沙棘\"的男子。他肤色是健康的深古铜色,脸庞轮廓分明,眼神沉静如同无波的深井,却又锐利得仿佛能穿透沙尘,看清远方的地貌。他穿着普通的耐磨衣物,站在那里,就自然散发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属于资深荒野向导的干练与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