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倒霉的万历(2 / 2)

他爹的挖不动,下一个目标不会就是他的吧?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受不了这反复的刺激了。

【“于是,工作队将目光投向了长陵旁边的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 嬴子慕的话证实了朱高炽的恐惧。】

朱高炽眼前一黑,差点再次晕厥。

他身边的杨士奇等人连忙低声安抚:“殿下稳住,稳住啊!”

【“献陵的规模确实比长陵小很多,规制也相对简朴。

工作队同样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但是,明代的帝陵建造技术是一脉相承的,保密和防护措施都极为严密。

工作队在献陵同样耗费了数周时间,依然未能找到确切的地宫入口。

连续的失败,让发掘工作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和争议之中。

是否要继续?是否有能力继续?很多专家开始动摇,甚至主张暂停。”】

听到这里,朱高炽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又晃晃悠悠地落回了一半。

没找到?

太好了!

他感觉自己仿佛在鬼门关前来回溜达了好几圈。

【“就在工作队几乎要放弃,‘试掘’计划眼看就要夭折的时候,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发生了。”

嬴子慕也不知道该说啥了,但是就是这么的巧合。

“1955年年底(也有说法是1956年初),在勘探另一座陵墓——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时,有队员偶然在定陵宝城外侧的东南方向,

发现了一处小小的、因年代久远和风雨侵蚀而塌陷的缺口!

更关键的是,在缺口内侧的砖墙上,隐约露出了几块砖石松动后显现的、非自然的缝隙,其后似乎有空洞的回响!”

“经过仔细辨认和局部清理,工作队惊喜地确认,这里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通往定陵地宫的‘隧道券’——也就是墓道入口!”

“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原定的计划。

相比于结构未知、入口难寻的长陵和献陵,定陵这个‘主动暴露’的线索,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于是,经过重新请示和批准,‘长陵发掘委员会工作队’的主要力量和目标,迅速转移到了定陵。

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就这样,在一种历史的偶然性下,代替了他的祖先,成为了这次空前的帝王陵考古发掘的对象。”】

天幕下,万历皇帝朱翊钧听到这里,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塌方?!

就因为他的陵墓年久失修,一个小小的塌方,就让他成了那个“挡灾”的?!

这简直是荒谬绝伦!

他恨不得穿越时空,去把那个塌方的地方堵得严严实实!

而其他明朝皇帝,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尤其是朱棣和朱高炽,在短暂的庆幸之后,

都不约而同地在心中默念:“感谢朱翊钧\/万历\/这个子孙\/替朕\/父皇\/祖宗挡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