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47章 “捣乱者”的出现

第547章 “捣乱者”的出现(1 / 2)

刚从北疆游历归来的青年士子陈望,行走在熟悉的街巷间,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

他曾怀揣着经世济民的理想苦读诗书,但在北疆的见闻,尤其是赤火公社那套直指根源的阶级斗争理论,如同惊雷,彻底重塑了他的认知。

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不再将贫困归咎于命运或个人怠惰,而是直指制度性剥削的清醒。然而,当他回到故土,试图将这惊醒他的“雷声”带给深陷泥潭的乡邻时,却发现自己撞上了一堵无形而坚韧的墙。

在城外村落,他找到了正在擦拭农具的张大——张伯那个“明事理”的儿子。陈望压下心中的急切,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向他解释何为“剩余价值”,何为“土地垄断”。

“张大兄弟,你想,你和你爹在李家地里劳作一年,产出的粮食,大部分交了租子,剩下的仅够糊口。那多出来的粮食,其价值远超李老爷投入的地租和种子成本,这多出的部分,其实就是你和张伯,以及所有佃农的血汗创造出来的,却被李老爷无偿占有了,这便是‘剩余价值’。”

陈望耐心地说道,“再说这地,它本是大自然的造化,并非李老爷亲手所创。是他们祖上通过种种手段集中了大量土地,使得像你们这样的农户无地可耕,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他们苛刻的租佃条件,这便是‘土地垄断’带来的剥削……”

张大起初还耐着性子听,但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脸上逐渐浮现出困惑、怀疑,最终转为强烈的反感。他猛地放下手中的抹布,打断了陈望:

“陈……陈先生,你念过书,懂得多。但你这些话,我怎么越听越不是味儿?”张大的声音带着被冒犯的激动,“照你这么说,肯把地租给我们、让我们有条活路的李老爷,倒成了坏人?我们这些靠着李老爷的地才能活下去的人,倒成了……成了你口中的‘奴隶’?!”

他站起身,指着陈望,语气中充满了被挑拨后的愤怒:“你这不是在帮我们,你这是在挑拨离间!是想让我们去恨对我们有恩的李老爷!你这是安的什么心?!”

陈望一时语塞,看着张大那因愤怒而涨红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他意识到,自己那些基于逻辑和分析的道理,在对方根深蒂固的“恩主”观念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恶毒”。

在城内的工坊区,陈望的遭遇更为直接和危险。他试图与几个下工后蹲在街角啃干粮的工匠交谈,刚提及“工钱与劳动创造的价值不符”、“东家凭借占有工坊而剥削”等观点,一个眼神闪烁的学徒便悄悄溜走了。

不一会儿,工头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护院气势汹汹地赶来。工头根本不听陈望解释,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

“哪里来的狂生?!你自己读了几本歪书,不想着科举上进,跑到这里来妖言惑众!你自己不想干就滚蛋!别在这里破坏大伙儿的生计!”

他转向那些围观的工匠学徒,煽动道:“大家都听见了!这人鼓动你们对抗东家!东家要是被惹恼了,关了工坊,咱们所有人都得喝西北风!他就是不想让咱们好过!”

工匠们看着脸色铁青的工头和凶神恶煞的护院,又看了看孤立无援的陈望,原本可能存在的些许好奇和共鸣,瞬间被恐惧和自保的情绪取代。他们纷纷附和工头:

“对!滚出去!”

“别来害我们!”

“我们干活吃饭,天经地义,用不着你来说三道四!”

群众反应并非启蒙后的欣喜,而是强烈的困惑、不适与愤怒。 陈望的理论,像一块巨石投入他们原本勉强维持平静的心湖,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恐慌的巨浪。

他打破了他们用“恩情”、“本分”、“安稳”构筑起来的心理防线,迫使他们在麻木之外,去思考一种他们不敢面对、也无力改变的残酷可能性。

这种思考带来的不是力量,而是巨大的痛苦和认知失调。

于是,为了消除这种不适,为了回归熟悉的“安宁”,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了带来痛苦根源的陈望。

他不再是一个试图唤醒他们的同胞,而是一个破坏现有“和谐”、散布“异端邪说”、企图引他们“误入歧途”的“捣乱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