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33章 烙印难消

第533章 烙印难消(2 / 2)

因为,这关乎着能否真正斩断旧世界的根,能否塑造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彻底新生的“人”。

龙骧谷的夜晚,不再只有寂静与虫鸣。

赤火公学最大的讲堂内,汽灯将四周照得亮如白昼,台下坐满了人。

前排是公学的正式学员,后面挤挤挨挨坐着的,则是刚放下锄头、洗净手上煤灰的工人和农民,他们是夜校的学生。空气里弥漫着汗味、泥土气,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而渴望的气息。

陈烬站在讲台上,身后没有复杂的图表,只有一块粗糙的黑板。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被劳作风霜刻画、却闪烁着求知光芒的脸庞。

“同志们,”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前几课,我们讲了,是咱们过去当牛做马的‘活法’——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了咱们过去忍气吞声、觉得自己命贱的‘想法’——也就是社会意识。”

台下的人们纷纷点头,石夯的经历、李满仓的逃亡、周远的转变,都让他们对这句话有了血肉般的理解。

“但是!”陈烬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升,如同重锤敲响,“如果我们认识了这天底下人是怎么想、怎么活的规律,难道就只能像河里的石头一样,被动地让水流冲刷,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形状吗?”

他自问自答,斩钉截铁:

“不!我们认识了规律,就能反过来,主动地去改造这个‘社会存在’! 我们砸碎锁链,均分田地,建立公社,实行共耕——这就是在改造它!而改造了‘存在’,就是为了塑造新的‘意识’——塑造懂得团结、敢于斗争、有尊严、有理想的新人!”

他环视全场,看着那些因他的话语而眼神发亮的工友和农友:

“那么,我们坐在这里,点灯熬油地学习、认字、讨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朝一日,像旧社会的读书人那样,脱离生产,高高在上,去当新的‘老爷’吗?”

“不是!”台下响起零散却坚定的回应。

“当然不是!”陈烬的声音如同洪钟,“我们学习,我们掌握这认识世界的武器,不是为了当官,是为了掌握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我们自己的武器!”

他开始举例,用的都是学员们最熟悉的事情:

“比如,咱们工坊里,为什么有的工序累死累活,出的活儿却不多?我们可以用学到的道理去分析,是工具不好?是分工不合理?然后咱们就去改进工具,调整分工,这就是在用新的‘意识’去改造生产的‘存在’!”

“再比如,咱们村里,为什么以前邻里总为田埂水源吵架?现在为什么能坐下来商量了?就是因为咱们的‘存在’变了,地是大家伙儿的,心就往一处想了!咱们认识了这个道理,就能更自觉地去维护这种新的‘存在’,防止它倒退!”

理论,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他们手中可以使用的工具,变成了理解自身处境、改变自身命运的钥匙。

讲堂内的气氛活跃起来。一个老铁匠举起粗糙的手,有些拘谨但目光坚定地问:“社长,照这么说,俺们现在懂了这道理,是不是就算……算是有了那种……能动的‘意识’了?就能跟曹魏那边宣扬的‘人性改不了’对着干了?”

陈烬赞许地点点头:“说得对!我们认识了规律,就从被规律摆布的奴隶,变成了可以利用规律的主人。曹魏说人性私恶改不了,是因为他们害怕,害怕我们这些‘泥腿子’一旦掌握了认识世界的武器,就会彻底砸烂他们那个建立在剥削之上的旧世界!”

夜校下课后,学员们三三两两聚在谷场、工棚外,讨论的热潮并未消退。

“嘿,你这么一说,俺就明白了!以前在地主家,俺就知道傻干,现在俺懂了,俺那是在被剥削!”

“是啊,咱们公社这套办法,就是社长说的那个……新的‘存在’,咱们可得把它守好了!”

“回头咱也琢磨琢磨,咋把纺车再弄快点儿……”

看着这群开始用理论武装自己、目光炯炯地审视和讨论着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工人农民,陈烬对身边的孟瑶轻声说道:

“看,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当理论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我们锻造的,不仅仅是武器和农具,我们更在锻造能使用这些工具、并能不断创造新工具的人——锻造新人。”

这新人的标志,不在于他们识了多少字,背了多少条文,而在于他们开始摆脱蒙昧,开始用属于自己的、清醒的头脑,去认识世界,并充满信心地,要去改造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