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谷的人民议事堂,从未像今天这般拥挤。
不仅各级干部、议员在座,更有许多被特意邀请来的普通民众代表——穿着沾满泥点的短打的农民,指甲缝里还带着煤灰的矿工,手上布满老茧的铁匠,甚至还有几位围着干净围裙的炊事班伙夫。他们有些局促地坐在后排,不明白为何会被召来参加如此高规格的会议。
陈烬站在讲台前,身上没有披挂往日的威严,眉宇间反而带着一种沉重的坦诚。他没有看讲稿,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尤其是后排那些质朴而略带不安的民众代表。
“同志们,父老乡亲们,”他的开场白异常平静,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今天召开这个特别会议,没有别的事。只有一件事——我陈烬,代表赤火公社领导层,要向全体军民,做一次公开的、深刻的检讨!”
话音落下,全场愕然。窃窃私语声瞬间响起,前排的干部们面面相觑,后排的民众代表更是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社长……公开检讨?
“我们之前,在攻打曹军堡垒的战斗中,吃了败仗,牺牲了不少好同志。”陈烬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痛楚,“为什么?不是战士们不勇敢,不是器械不精良!是因为我们——我,还有指挥部的很多同志——坐在龙骧谷这间最大的‘屋子’里,对着沙盘和地图,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把天下英雄都看遍了,觉得自己的谋划天衣无缝!”
他的声音逐渐激昂,带着强烈的自省:
“结果呢?现实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碰得头破血流!用战士们的鲜血,换来了一个惨痛的教训!”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后排那些农民和工匠,语气变得无比恳切:
“直到我们被打醒了,直到我们真正放下架子,回到大家中间,回到田间地头,回到工坊矿井,去听种田的、挖煤的、打铁的、做饭的大家伙儿拉家常,听你们抱怨,听你们诉说……我们才恍然大悟,才如梦方醒!”
陈烬的声音陡然提升,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回荡在整个议事堂:
“正是这些我们曾经可能忽略的、最朴素的智慧和经验,点醒了我们这些榆木脑袋!这让我明白了一个或许我们经常挂在嘴边,却未必真正刻入骨髓的道理——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英雄”二字,从他口中说出,重重地落在那些普通民众的心上。老农杨老栓下意识地挺了挺佝偻的背,旁边那位铁匠搓着自己粗糙的手掌,眼神里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
“为此,”陈烬的声音恢复了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宣布,从即日起,赤火公社将建立 ‘问计于民’常态化制度!各级议事会必须定期召开民众听证,设立固定的意见箱和接待日。任何重大决策,尤其是关乎民生的决策,必须事先广泛征求各界民众的意见!”
他的目光转向台下所有干部,语气严肃:
“同时,要求所有行政级别在营以上、地方在县以上的干部,必须定期下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不是去做样子,不是去视察,是去真正地倾听、学习和感受!谁要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谁就不配坐在赤火公社的位置上!”
会场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起初来自那些激动的民众代表,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随后,所有的干部也用力鼓起掌来,许多人脸上带着醒悟和振奋。
一场军事上的失利,没有导致相互指责和推诿,反而引发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催生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新制度。
陈烬用一次坦诚的“我们错了”,挽回了信任,也找到了一条更为坚实、通往未来的道路——一条始终与脚下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人民,紧密相连的道路。
“问计于民”的制度,如同春水破冰,迅速在赤火公社的肌体中流淌开来,激活了每一个曾经被忽视的角落。
军事前线,那座曾让赤火公社军队折戟的曹军堡垒下。
不再只有高级将领和参谋们对着地图苦思冥想。简易的沙盘旁,围坐着几位身上还带着泥土的工兵班长、眼神锐利的狙击手,甚至还有负责伙食的老兵。这就是加强后的“士兵委员会”在行动。
“社长,杨老栓说的那烂泥地基,俺们琢磨了。”一个脸庞黝黑的工兵排长指着沙盘,“光挖坑道不行,曹军有‘听瓮’。但要是咱们把坑道挖到他们墙根底下,不忙着炸,先往里灌水呢?”
旁边一个年轻的士兵补充道:“对!用水泡软那豆腐渣地基!等墙根松动了,咱们再用改进的‘炸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