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17章 灵魂革命

第517章 灵魂革命(1 / 2)

赤火公学的大讲堂,曾几何时,这里是“文化联谊会”的士人遗老们摇唇鼓舌之地。

此刻,台下坐满了公学的学员、宣传队的骨干、以及各级文教干部。空气中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紧绷的肃穆。

陈烬站在讲台上,身后没有悬挂任何名士的字画,只有一面鲜红的赤火公社旗帜。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年轻而渴望真理的面孔,那些曾一度被旧调迷惑的眼神,此刻都聚焦在他身上。

“同志们!”他的开场白直接而有力,“我们拿下了城池,分配了土地,建立了工坊,我们以为,新世界就在眼前了。但我们或许忘了,最坚固的堡垒,从来不在砖石之间,而在人的脑子里!”

他顿了顿,让这句话在寂静中沉淀。

“看看我们周围!”陈烬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在我们的一些讲台上,在我们的宣传文章里,甚至在部分公社干部的头脑中,一种软绵绵的、试图与旧世界讲和的思想正在滋生!有人鼓吹‘阶级调和’,有人宣扬‘传统美德’至高无上,还有人把我们对剥削者的斗争,污蔑为‘暴戾’、‘破坏’!”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讲台上,发出叩击人心的声响: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上,无产阶级的思想如果不去旗帜鲜明地占领,那么封建的、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你死我活的战争!”

台下,一些曾主张“无原则团结”的文化干部低下了头。那些旧文人温文尔雅的姿态、引经据典的谈吐,曾让他们觉得这是“统战”的成功,却不知不觉间放松了警惕,让毒素渗入了公社健康的肌体。

“从现在起,‘思想清源’运动全面展开!”陈烬宣布,“对所有宣传、教育岗位的人员进行审查和再教育!对于那些拿着公社的津贴,却在我们讲台上散布消极、落后、甚至反动言论的所谓‘先生’、‘名士’,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他明确下令:“立即停止对旧文人的无原则优待和盲目推崇!我们的政策是——先改造,后使用! 愿意学习新思想、批判旧自我的,我们欢迎;冥顽不灵、阳奉阴违的,坚决清理出我们的文化队伍!赤火公社的喇叭,绝不能为旧世界招魂!”

命令雷厉风行。几位此前活跃、暗中散布“赤火公社过于激进,不合中庸之道”、“革命破坏文化传承”论调的旧文人被公开批判,并取消了在公学和文化机构的任职资格。

此举在知识界引起了巨大震动,但也如同在浑浊的水塘里投下了明矾,让沉渣泛起,而后得以清除。

与此同时,在侯三领导的公社宣传队驻地,则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老侯,社长的话说到咱心坎里去了!”一个年轻队员激动地挥舞着稿纸,“咱们的戏文、快板,就得为咱工农兵说话!”

侯三目光炯炯,他扯下之前那些略带妥协、试图迎合“雅趣”的剧本草稿,朗声道:“没错!社长给咱们撑腰了!都给我拿出真本事来!写咱们工人怎么跟黑心坊主斗!写咱们社员怎么分田分地当家作主!写咱们公社战士怎么英勇杀敌!要写出咱们的骨头,唱出咱们的血性!”

很快,一批全新的、立场鲜明、语言泼辣、充满战斗气息的作品被创作出来。

快板《斗倒何阎王》将永丰镇工坊主的恶行和下场编成唱词,在工人中广为流传。

戏剧《石夯护种》艺术地再现了颍川流亡的悲壮,将石夯的牺牲精神刻画得感人至深。

民歌《赤火照亮咱心房》用朴实的旋律,唱出了公社根据地的新气象和社员的心声。

这些作品不再追求士大夫的“雅致”,而是扎根于泥土,服务于大众,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鲜明的阶级感情。

它们如同无形的军队,伴随着宣传队的足迹,深入乡村、工坊、军营,牢牢地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将无产阶级的思想,旗帜鲜明地插遍了赤火公社控制区的每一个角落。

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伴随着文化的清源与重建,轰轰烈烈地展开。讲台,终于回归了它的本色;喇叭,终于吹响了属于工农社员的号角。

思想的阵地,在被悄然侵蚀之后,终于被以雷霆之势,夺了回来。

“矫枉必须过正”的雷霆,涤荡了沉疴,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狂风暴雨。当原则被简化为口号,当“过正”本身成了某些人追求的目标,偏差便如同野草,在公社的土壤上疯长。

龙骧城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抱着几卷泛黄的医书,被两名面色冷硬的年轻公社干部“请”出了他世代居住的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