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17章 灵魂革命

第517章 灵魂革命(2 / 2)

他曾是城中颇有名望的郎中,虽出身士族,但从未欺压乡里,甚至在疫病流行时免费施药。只因他婉拒了将祖传药方“无偿贡献给公社集体”的要求,便被扣上了“隐匿技术,抗拒改造”的帽子,家产罚没,限期离境。

“两位小同志,”老郎中声音颤抖,试图辩解,“老朽并非不愿贡献,只是这方子有几味药需极精微的炮制,容老朽细细说明,也好让贵公社的药师……”

“少废话!”一名干部不耐烦地打断,“社长说了,‘先改造,后使用’!你这态度,就是抗拒改造!快走!”

类似的场景,在公社各地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干部将“清理旧文人”的范围无限扩大,只要是读过书、有过田产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为“需要改造的对象”,甚至出现了比拼谁清理得更“彻底”的怪象。

更有甚者,将社员的自留地视作“资本主义尾巴”强行收回,把家庭副业当成“投机基础”严厉禁止。

而在市集上,一个挑着担子、贩卖自家编织的竹筐和山货的货郎,也被公社市场管理干部拦了下来。

干部指着他的担子,厉声训斥:“你这是投机倒把!扰乱公社市场秩序!这些东西,必须由公社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

货郎一脸茫然与委屈:“长官,这……这都是俺婆娘和自己起早贪黑编的、采的,就想换点盐巴钱,咋就成投机了?”

“私自贩卖,就是投机!”干部毫不通融,“全部没收!再犯,就要批斗!”

“越‘左’越革命”的氛围,像一种无形的瘟疫,在一些公社基层蔓延。开会时,言语最激烈、主张最极端的,往往能获得掌声;而提出要“注意政策”、“区分对象”的,则容易被扣上“右倾”、“动摇”的帽子。一些原本同情、甚至暗中支持赤火公社的开明士绅、小商人,此刻也噤若寒蝉,人心浮动。

韩澈从中原公社辖区巡视归来,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忧虑。他将一份情况汇总放在了陈烬的案头。

“社长,‘矫枉必须过正’的方针是正确的,刹住了之前的歪风。但

他指着报告中的数据,“这是本月被错误清算的士族和商人名单,里面不少人是可以争取,甚至本就是我们公社的朋友。还有这些,对社员正常民间交易的过度干预……长此以往,我们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孟瑶也拿来了公社宣传系统和基层反馈的信息,她的担忧更为具体:“现在有些公社,把正常的文化学习也搞成了喊口号、表忠心,谁的声音不大,谁就是立场有问题。一些有真才实学、但性格内向的技术人员,压力很大。侯三那边也反映,新作品是多了,但有些为了追求‘鲜明’,变得空洞、口号化,社员私下说,不如以前的戏文好听。”

她看着陈烬,轻声补充了一句,话语却重若千钧:

“社长,火候过了,菜会烧焦。 去腐肉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好肉也一起剜掉啊。”

陈烬默默地听着,翻看着那些报告。窗外,是公社根据地蓬勃的建设景象,但在这繁荣之下,他清晰地听到了那些被误伤的哀叹,感到了中间派悄然疏离的寒意。

他推行“矫枉必须过正”,是为了打破僵局,激活公社生机,绝不是为了制造新的混乱和恐怖。

他闭上眼,眼前仿佛闪过老郎中抱着医书踉跄而行的背影,闪过货郎那委屈而无助的眼神,闪过社员失去自留地时的失落神情。

良久,他睁开眼,目光恢复了清明与冷静。

“你们反映的情况,很重要。”他沉声道,“‘过正’是为了‘矫枉’,不能本末倒置。这股‘左’的苗头,必须及时纠正。通知下去,召开公社紧急工作会议,重申政策界限,严禁扩大化,坚决刹住‘共产风’!对于错误处理的,要尽快甄别,予以纠正和平反。”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那片日益广阔的公社赤色区域,语气坚定:

“革命,不仅需要霹雳手段,也需要菩萨心肠,更需要精准的手术刀。我们掀起的风暴,是为了清扫污秽,催生公社的新芽,而不是……将良莠一并摧毁。”

“过正”带来的阵痛,如同一剂药性过于猛烈的汤药,在祛除公社重症的同时,也让机体感到了不适。

如何掌控这火候,如何在雷霆万钧之后,洒下润物无声的细雨,成为了摆在赤火公社面前,一个比应对明刀明枪的敌人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