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赤火汉末魂 > 第500章 迟到的醒悟

第500章 迟到的醒悟(2 / 2)

他转过身,望向帐外依旧阴沉的天空,那里似乎还回荡着卫恒最后那声“赤火不灭”的呐喊。

“战略之失,我首责。”陈烬一字一顿,“但卫恒的血,百工坊的火,还有这些弟兄们的命……每一滴,都在提醒我们,在这条路上,犹豫、保守、乃至片刻的侥幸,其代价,是何等的沉重。”

“这代价,”他最后轻声说,像是誓言,又像是哀悼,“我们必须记住,也必须……让后来者,永远记住。”

许都,司徒王朗府邸的暖阁内。

窗外是料峭春寒,屋内却暖香氤氲。一众文人士子宽袍博带,围炉而坐,清谈正酣。几案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与窗外烽火连天的北疆仿佛是两个世界。

话题不知怎的,便转到了近日传来的北疆战事上,尤其是那位以技术和刚烈闻名、最终与百工坊同烬的卫恒。

一位年轻士子面带戚容,叹息道:“卫恒此人,虽为逆匪,然其才学,尤其精于匠作之术,实乃国士之资。如此陨落,玉石俱焚,着实令人扼腕。”

暖阁内一时静默,多有附和惋惜之声。

就在这片叹息声中,一直端坐主位、慢品香茗的胡适之缓缓放下了茶盏。他眼神中带着一种俯瞰尘寰的“理性”与淡漠。

“诸君悲悯之心,胡某感同。”他开口,声音平和,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卫恒之死,确为可惜。然诸君是否想过,此等结局,本是必然?”

他环视众人,见目光皆聚焦于己身,便继续用他那特有的、仿佛洞悉世事的语调说道:

“卫恒之才,堪比昔日公输班、墨翟,若能将其才智售于朝廷,效力于魏公麾下,必能督造利器,富国强兵,青史留名,何其壮哉!奈何……”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痛心疾首的批判:

“奈何明珠暗投,咎由自取! 偏偏要追随陈烬、赵将等叛逆,与那些目不识丁、浑身污秽的粗鄙匠户为伍,终日厮混于炭火铁砧之间!最终落得与工坊瓦砾同朽,葬身无名之火,岂非自寻死路?”

暖阁内响起几声压抑的惊呼,显然有人被这过于冷酷的评判所震惊。

胡适之恍若未闻,反而提高了声调,言辞愈发犀利,直指核心:

“由此可见,陈烬、赵将之流,口称‘大同’,实则是以虚妄之理想,煽惑、裹挟如卫恒这般国之贤良!使其背离正道,蹉跎才华,乃至不得善终!此非爱才,实乃害才!是戕害华夏精英之千古罪人!”

他目光扫过在场,尤其是几位面露沉思之色的年轻士子,语气变得“恳切”而充满“警示”:

“故,胡某在此,不得不为正视听,奉劝天下有志之士、有才之俊杰,当以卫恒为前车之鉴!勿再受其蛊惑,附逆从贼,方是保全性命、施展抱负之正途! 归顺朝廷,方得始终!”

一番言论,掷地有声。

他将卫恒的牺牲,轻描淡写地归结为个人选择的错误;将赤火公社为之奋斗的理想,贬斥为“虚妄”;将陈烬等人为守护文明火种而战的壮举,污蔑为“害才”的罪行。

道理、逻辑、言辞,在他口中被精巧地编织,最终目的,便是为压迫者张目,将反抗者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并以此恐吓、劝降那些可能动摇的知识分子。

暖阁内,有人默然,有人颔首,也有人眼中闪过不以为然,却终究无人敢出声反驳这位在士林中声望日隆的“理性”名士。

窗外,北风呜咽,仿佛传递着北疆仍未熄灭的战火与卫恒那声最后的呐喊。而这暖阁之内的“高论”,却已将这鲜血与烈火,扭曲成了供人品评、用以佐证其“正统”观念的,一桩冰冷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