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0.5g 温灵草!药理课上说它温性温和,不会引发灵脉燥热。” 小雅指着辅料清单,语气坚定。副组长阿芷却摇着头,调出学院的 “药材数据库”:“温灵草产量低,北境一年只能产出 50 斤,要是批量生产,根本不够用。不如加暖阳花,北境荒原遍地都是,成本还不到温灵草的十分之一。”
“可暖阳花温性太强,长期服用会导致火灵根修士灵脉拥堵!” 小组里的阿木反驳,他翻出之前的药理实验数据,“上次测试,服用暖阳花丹药的火灵根修士,30% 出现了灵脉滞涩的症状。”
三人僵持不下,只好去请教正在调试联合炼丹设备的石磊。石磊没替他们做决定,而是打开 “辅料配伍模拟系统”:“把两种辅料的温性系数、成本、副作用数据输进去,看看有没有折中方案。”
系统运行五分钟后,屏幕上跳出 “混合配比” 建议:“0.3g 温灵草 + 0.2g 暖阳花,温性系数达标,成本降低 60%,副作用发生率降至 5% 以下”。小组眼前一亮,立刻按这个比例配辅料,加入抗邪丹药汁中,启动设备 —— 可炼到一半,成分仪突然报警:“温性因子与抗邪因子冲突,抗邪苷含量从 2.0% 降至 1.2%”。
“怎么会这样?” 小雅慌了,赶紧暂停设备。阿芷翻出《丹药反应动力学》笔记,突然拍了下桌子:“我知道了!温性因子的活性温度是 180c,抗邪因子要 205c,现在同步加热,温性因子先反应,反而破坏了抗邪因子的结构!”
“那分阶段加料!” 阿木提议,“先炼抗邪丹核心,等温度升到 205c,抗邪苷稳定后,再降温到 180c加辅料,最后保温 10 分钟让两者融合。”
小组立刻调整方案:先不加辅料,按正常流程炼抗邪丹,待成分仪显示 “抗邪苷含量稳定在 2.0%”,再将温度降至 180c,倒入温灵草与暖阳花的混合粉末。这次,光屏上的数据一路平稳 —— 抗邪苷含量 1.8%,温性因子含量 0.6%,两者无冲突。
“成了!” 小雅捧着泛着淡金光泽的温脉丹,激动得声音发颤。石磊用检测仪测完药效,笑着点头:“不仅达标,还解决了北境的原料难题,这就是创新实践的价值 —— 不是凭空造新,是在问题里找最优解。”
傍晚的余晖透过工坊的天窗,洒在满地的丹药碎屑与笔记本上。林霄召集所有学生,围站在工坊中央的 “经验墙” 前,墙上已贴满了今日的 “实践小贴士”。
“谁来分享今天最难忘的收获?” 林霄的目光扫过众人。
阿岩举起笔记本,上面画满了红圈:“我知道了炼丹前要检查传感器、清理丹炉,这些手册没写的细节,比理论还重要。比如倒灵髓液时,要贴着炉壁慢倒,避免洒到传感器上。”
寒生展示了他的 “冰棘果处理流程图”:“遇到特殊药材,不能只按手册来,要结合它的特性想办法。比如冰棘果怕热,就用低温分离;怕潮,就用吸水石,这些都是试出来的经验。”
小雅小组捧着温脉丹,分享了团队协作的心得:“争论不是浪费时间,每个人的想法都能补全漏洞 —— 阿芷关注成本,阿木关注副作用,我关注药效,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方案。”
林霄指着经验墙,语气郑重:“今天的实践结束了,但经验的积累才刚开始。这些贴在墙上的小贴士,你们笔记本上的错误记录,都是比丹药更珍贵的财富。我会把这些经验整理成《炼丹工坊实践手册》,供以后的学生学习;同时,学院会组织‘宗门实践’‘边境支援’活动,让你们在更复杂的场景中淬炼能力。”
离开工坊时,阿岩还在修改 “清心丹炼制步骤(修订版)”,在 “投料” 环节加了三条备注;寒生去了药材仓库,想看看其他北境药材的特性;小雅小组已经约好,明天一早就去灵脉修复院,让北境修士测试温脉丹的实际效果。
工坊的灯渐渐熄灭,空气中仍残留着丹药的清香,经验墙上的纸条在夜风里轻轻晃动。林霄站在门口,望着学生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了然:教学实践的真谛,从来不是让学生 “练会炼某一种丹”,而是让他们学会 “在未知中找方法,在错误中攒经验”——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智慧,终将让他们从 “按手册操作的新手”,成长为 “能应对任何意外的实战炼丹师”。
而青冥丹道学院的炼丹工坊,也将继续成为 “经验的孵化器”,让每一次试错、每一次调整、每一次协作,都转化为推动丹道进步的力量,为苍玄大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 “懂理论、能实践、会创新” 的新丹道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