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丹道学院的晨雾总带着灵草的清苦,炼丹工坊的木门被学生们推开时,“吱呀” 声混着 “叮叮当当” 的金属碰撞,在山坳间荡开。工坊占地半亩,按 “实践难度梯度” 划分的三个区域界限分明:基础区的二十台双控丹炉泛着淡银光泽,炉身贴着 “新手操作指南”;进阶区的灵脉模拟装置正闪烁着淡蓝灵光,能模拟高原、寒域、魔气环境;创新区的大型联合炼丹设备如钢铁巨兽,连接着数块实时数据光屏 —— 这是林霄团队耗时三月,专为实践教学打造的 “炼丹实战场”。
“今日实践课,核心只有一个:在意外中找经验。” 林霄站在工坊中央的高台上,手中阳炎草的叶片映着晨光,“基础区练清心丹,重点在‘仪器校准与细节控制’;进阶区炼抗邪丹,要应对‘特殊药材与环境变量’;创新区需拿出温脉丹初步配方,关键在‘团队协作与问题拆解’。记住,手册教的是标准,实践学的是应变。”
基础区的阿岩攥着《清心丹炼制手册》,指尖泛白。他是西境牧民之子,三个月前才接触现代炼丹仪器,此刻面对双控丹炉的温控面板,连呼吸都放轻了。按手册步骤,他先将灵髓液沿炉壁缓缓倒入,再舀入安神草粉末,按下 “180c恒温” 键 —— 可面板上的数字刚跳到 180,突然飙升至 220,炉内药汁瞬间冒起黑烟,焦糊味呛得他连连咳嗽。
“停!别慌,先看数据。” 苏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指着炉边的实时成分仪,屏幕上红色 “无效聚合物” 数值正以每秒 0.5% 的速度攀升,“温度异常导致药材过度反应,先找异常原因。”
阿岩蹲下身,顺着苏瑶的目光看向丹炉进料口 —— 灵髓液凝固的痕迹正覆盖在温控传感器上,像一层透明的痂。“我倒料时没注意,洒在传感器上了……” 他懊恼地捶了下大腿。
“这就是基础实践的意义。” 苏瑶取出软布,蘸着灵泉水擦拭传感器,“手册不会写‘倒料要避开传感器’,但你摔过这一跤,下次就会下意识注意。现在试试‘预热校准法’:空炉预热到 180c,等温度稳定五分钟再投料,能避免传感器误判。”
阿岩重新操作,这次他先让丹炉空烧,盯着面板数字从室温升至 180,待数值稳定在 ±0.5c内,才用小勺一点点舀入灵髓液。当安神草粉末加入时,他突然想起《炼丹化学》课上 “搅拌频率影响药效” 的知识点,伸手将搅拌旋钮调至 “每分钟 30 转”—— 药汁在炉内形成淡绿色漩涡,没有一丝焦糊味。半个时辰后,淡绿色的清心丹从炉口滚落,成分仪显示 “有效成分 96%,杂质 4%”。
“比第一次好多了!” 阿岩捧着丹药,指尖因兴奋微微颤抖。苏瑶却指着成分仪上的 “杂质波动曲线”:“再练三炉,试试把搅拌频率调到 28 转 \/ 分,观察杂质能不能降到 3% 以下。经验不是一次成功,是在‘调整 - 验证 - 再调整’里攒出来的。”
基础区的其他新手也各有 “惊魂时刻”:李青忘加灵髓液,炼出的丹药呈灰白色,毫无灵光;赵小禾把安神草与破邪花的比例搞反,清心丹变成了苦胆味;周明炼完三炉都没清理丹炉,残渣在炉底结垢,导致第四炉药汁沾壁 —— 但没人中途放弃,都在笔记本上记下 “错误点 + 解决办法”,比如李青写 “灵髓液是清心丹的‘灵基’,缺则无药效,下次投料前对照配料表核对三次”;赵小禾画了 “药材配比表” 贴在丹炉旁。工坊里的焦糊味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清心丹特有的淡香。
进阶区的寒生正对着冰棘果皱眉。这颗通体冰蓝的果实是北境特供药材,按任务要求需加入抗邪丹中,可刚放进丹炉,果肉就开始融化滴水,控温面板上的 “湿度预警” 灯疯狂闪烁,数值从正常的 40% 飙升至 65%。
“冰棘果的抗冻蛋白在 150c以上会失活,融化后会稀释药汁。” 寒生翻出《现代药材学》笔记,上面只写了 “低温保存”,却没提 “融化后补救方案”。他急得额头冒汗,转身冲向正在调试灵脉稳定器的石磊。
石磊没直接给答案,而是递过一台巴掌大的水分分离仪:“先测当前药汁湿度,算清需分离的水量,再调整温控模式。记住,冰棘果的抗邪因子没消失,只是被水分稀释了,找到‘分离水分不破坏有效成分’的平衡点,就是今天的收获。”
寒生回到丹炉前,将分离仪探头插入药汁 —— 屏幕显示 “湿度 65%,需分离 25% 水分”。他按下丹炉的 “低温分离” 键,将温度从 205c降至 120c,同时启动分离仪的 “负压模式”。淡蓝色的水蒸气从炉顶的冷凝管排出,湿度数值以每分钟 1% 的速度下降。当数值回到 40% 时,他迅速将温度调回 205c,继续炼制。
一个时辰后,冰蓝色的抗邪丹出炉,成分仪显示 “抗邪苷含量 1.9%,达标”。寒生在笔记本上画了 “冰棘果处理流程图”,标注 “预处理:-10c冷冻 4 小时,减少融化;应急方案:120c低温分离,负压速率 2L \/ 分钟”,还特意补充 “可在炉底铺吸水石(多孔灵岩石),提前吸附水分”。
进阶区的其他学生也在应对 “非标准挑战”:吴磊遇到受潮的破邪花,按石磊教的 “灵火烘干法”,用 300c灵火快速烘烤 10 秒,既去除潮气又保留抗邪因子;郑雪炼药时遭遇灵脉波动,炉温忽高忽低,她启用灵脉稳定器,将波动幅度控制在 ±2c内;方浩误加了被魔气污染的灵草,急中生智撒入 0.5g 净化丹粉,中和了魔气残留 —— 这些在课堂上没讲过的 “意外”,都成了他们笔记本上的 “独家经验”。
“课堂教的是‘理想情况’,实践练的是‘现实应对’。” 林霄巡视时,翻看了寒生的笔记本,在 “吸水石” 备注旁画了个五角星,“下次实践课,你可以带块吸水石来,给基础区的学弟学妹演示,把你的经验变成大家的知识。”
创新区的长桌旁,小雅小组的争论声此起彼伏。他们的任务是研发 “北境温脉丹”—— 既要保留抗邪丹的药效,又要加入温性辅料,解决北境修士灵脉受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