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管话音落下,又一队小太监捧着黄金托盘,快步走了进来。
银盖揭开。
这次,是一道热气腾腾的汤菜。
只见那汤色奶白,浓郁醇厚,里面是炖得烂熟的鸡块,和一种……看着晶莹剔透,有些像是粉丝的东西。
“此乃,番薯粉条炖鸡。”太监高声介绍道。
粉条?
官员们又愣住了。
那土疙瘩,还能做成粉条?
有人试探着,夹起一筷子粉条,送入口中。
那粉条,爽滑q弹,韧性十足,吸饱了浓郁的鸡汤,一口下去,鲜香四溢,口感绝佳!
“嘶——好!这粉条,比绿豆粉做的,更滑,更弹牙!”
“配上这鸡汤,简直是绝配啊!”
紧接着。
第三道菜:“黄金番薯烙”。
第四道菜:“香烤番薯片”。
第五道菜:“番薯叶窝窝头”。
……
一道又一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菜肴,如同流水一般,被端了上来。
蒸的、煮的、烤的、炸的、做成点心的、磨成粉的、甚至连那藤蔓上的叶子,都做成了清爽可口的小菜!
在李善长和徐达的带动下,整个奉天殿,逐渐热闹起来。
官员们彻底忘记了什么叫皇家威仪,什么叫食不言寝不语。
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了——吃!
一个个吃得是满嘴流油,满头大汗,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之前还在腹诽,说这是“土疙瘩”。
可现在,他们只恨自己肚子太小,装不下这满桌的“人间美味”!
坐在武将之首的徐达,看着对席那帮文臣的吃相,尤其是李善长那副恨不得把盘子都舔干净的模样,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这老狐狸,演得可真像。
他想起了几天前,皇上在暖阁里单独召见他时的情景。
那日,皇上也是这般,脸上挂着一种神秘又得意的笑。
“天德啊。”朱元璋拍着他的肩膀,语气亲切,
“过几日,咱要在奉天殿,办一场‘全番薯宴’,到时候,需要你得给咱帮个忙。咱已经和善长、伯温说过这件事,到时候,你们配合一下。”
……
坐在文臣之首的李善长,心有所感,和武将第一的徐达,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
此外,他们比其他人想得更多。
这番薯,能当菜,能做点心,还能当主食!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它不是什么只能偶尔尝鲜的“奇珍”,而是一种真正的,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大殿里的气氛,已经从最初的诡异,变成了如今的热烈。
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朱元璋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玉筷,发出“当”的一声轻响。
声音不大,却瞬间让整个大殿安静了下来。
所有官员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看向龙椅上的皇帝。
朱元璋擦了擦嘴角,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如同一个招待客人的热情老农。
他环视全场,慢悠悠地开口问道:
“诸位爱卿,今日这‘全番薯宴’……”
“味道,如何啊?”
朱元璋这话一问出口,整个奉天殿,静了一瞬。
然后,“轰”的一下,就炸了。
“陛下!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
一个嗓门大的武将,嘴里的窝窝头还没咽下去,就抢着站了起来,满脸红光。
“没错!尤其是那拔丝番薯,甜而不腻,香糯可口,臣以为,比那什么荔枝,好吃多了!”
“臣觉得那番薯粉条才是绝品!爽滑弹牙,回味无穷!”
“番薯叶也好吃!清脆爽口,解腻!”
一时间,奉天殿里,马屁与口水齐飞,赞美共咀嚼一色。
那场面,跟后世的网红美食探店现场,也没什么区别了。
而在这片嘈杂的赞美声中,有一个人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
韩国公,李善长。
只见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先是对着朱元璋,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然后,他才用一种带着三分激动,三分感慨,四分求知若渴的语气,开口说道:
“陛下!”
他这一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杂音。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李善长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震撼与向往。
“臣斗胆,敢问陛下!此番薯,真乃神物也!既可为菜,又可为主食,味道更是冠绝古今!”
“不知此等祥瑞,究竟是产自何方仙山?我等凡夫俗子,是否有幸,也能得些种子,在自家田里,种种看?”
这话问的,简直是艺术。
既把番薯夸上了天,捧成了“祥瑞”。
又不动声色地,把所有官员心里最想问的问题,给问了出来。
——这好东西,我们能种吗?
一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巴巴地看着朱元璋,等着他的答案。
朱元璋心里都快笑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