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去疾看着马大叔那副想笑又得憋着的古怪表情,还以为他是在为这个计策的阴损而感到不好意思,便笑着解释道:“马大叔,这并非什么阴谋诡计。”
“这叫引导。人嘛,对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总是更上心,也更愿意去维护。”
“让他们自己‘写’出章程,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他们的心血结晶。将来推行的时候,才会不遗余力,遇到的阻力也会小得多。”
“否则,皇上一纸令下,直接颁布一部闻所未闻的章程,底下的人就算不敢明着反对,心里的嘀咕也是免不了的。到时候处处是窟窿,处处要人补,反而更麻烦。”
朱标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
大哥这讲的,分明是一种为君之道!
堵不如疏,强压不如引导。
父皇虽然雄才大略,但手段素来刚猛,过刚易折。
大哥的这些法子,正好能补上父皇所缺的那份“柔”。
“大哥说的是。”朱标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信服,
“让群臣参与其中,也能集思广益,查漏补缺,使章程更为完善。”
“老二说的对。”李去疾赞许地看了朱标一眼,这小子脑子就是转得快。
一旁朱元璋脸上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宝贝,猛地一拍手。
“对了!先生!还有一件事”他两眼放光,凑近了些,声音都压低了几分,透着一股子急不可耐,
“您那个……不用帆也不用桨,能在水上自个儿跑的‘鬼船’,能不能让咱也开开眼?”
李去疾闻言,无奈地笑了一下。
“马大叔,您这可真是给我出难题了。”他摊了摊手,
“那东西,金贵着呢。别说多,我就只捣鼓出来一艘。再想造,没个正经的船坊可不行,这事儿……还得您去跟皇上吹吹风,给弄个凭证下来。”
“就一艘?”朱元璋有点失望,但随即又来了精神,
“先生放心!三天之内就能给你弄到造船许可,不过那船呢?现在在哪?”
“在‘乐善好施伯’手上呢。”李去疾随口答道,
“正让他开着到处跑商,好多挣点钱,还我那笔账。”
话音刚落,李去疾自己倒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亮了起来,仿佛一块新的拼图,自己跳到了他面前的计划板上。
他看着朱元璋,嘴角慢慢翘起:“马大叔,说起来,这倒又是一步好棋。”
“哦?”朱元璋立刻被勾起了兴趣。
“您回头,可以这么跟皇上举荐。”李去疾不紧不慢地说道,
“就说那位远赴海外,九死一生寻回神物的密探,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搭乘了‘乐善好施伯’王胖子的船队。”
“到时候,在那‘全番薯宴’上,等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王胖子给宣进宫来。”
“让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口讲一讲,他是怎么在那片仙陆上,看到那堆积如山的金银,看到那纯金打造的夜壶的!”
“一个去过那地方的商人亲口作证,可比什么密探的奏报,要来得真实百倍!”
此言一出,旁边的朱棣几兄弟,瞬间没绷住,互相交换了一个“你懂的”眼神。
前些天,王胖子唾沫横飞地给他们讲去吕宋的经历,那叫一个惊心动魄,什么海上的风暴闪电,什么吃人的巨型大蛇,什么使用吹箭的土着,说得活灵活现。
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这胖子嘴里十句话,得有八句是添油加醋,一句是胡说八道,剩下一句才是完全真的。
可偏偏,他就有那本事,让你忍不住听下去,
而且听着听着,就信了!
让他去跟朝堂上那帮老狐狸讲金夜壶的故事?
那帮大臣,怕不是得当场就疯了!
朱元璋也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妙!实在是妙啊!”
他一拍大腿,对李去疾这环环相扣的计策,佩服得五体投地。
先是用皇上亲耕,吊起天下人的胃口;
再用全番薯宴,勾起百官的兴趣;
最后,用一个真假难辨的海外仙山和金夜壶,彻底点燃所有人的贪念!
现在,连“人证”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套路下来,谁能顶得住?
他朱元璋自己光是听着,都恨不得立刻下令,组建船队,去把那金夜壶给抢回来!
“先生放心!”朱元璋一拍胸脯,“这王胖子的事,包在咱身上!回头咱就跟皇上说,让他务必给这位‘功臣’一个在百官面前露脸的机会!”
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到时候,不仅要让王胖子讲,还要当着所有人的面,重重赏赐这个胖子!
假的,也得给它演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