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找托儿!(1 / 2)

李去疾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到朱元璋面前。

“马大叔,这是我写的番薯种植方法,从选地、育苗、栽种到施肥、除虫,所有要注意的细节,我都写在上面了。”

“这第一步,就得劳烦您,尽快把这东西,连同剩下的番薯,一起送到皇上手里。”

李去疾的表情变得郑重起来。

朱元璋接过那本小册子,入手微沉。

他知道,这薄薄的几页纸,承载的,将是大明未来百年的国运!

而李去疾伸了个懒腰,看了一眼旁边那四个马家兄弟,挥了挥手。

“你们几个,也别傻站着了,赶紧回去洗洗,换身干净衣裳。今天继续给你们讲‘千里传音’,明天就讲‘迫击炮’的制作!”

“是!先生!”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兄弟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

尤其是朱棣,他现在看李去疾的眼神,充满狂热。

一种对未知力量,对更高智慧的,最原始的狂热!

他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

原来,战争,真的不只是打打杀杀。

原来,一个普普通通的“买卖”,背后竟然可以隐藏着灭国亡种的杀机。

原来,一个给小孩子玩的竹蜻蜓,竟然蕴含着驱动万吨巨轮的奥秘。

这位先生,他只是随口几句话,

就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真正的“大道”!

能拜在这样的人门下,学习他的“仙法”,这是何等的幸运!

朱棣的心,滚烫。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先生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道理,都牢牢记在心里,刻在骨子里!

将来,他要用这些“仙法”,去实现自己那个“马踏瀚海,封狼居胥”的梦想!

看着儿子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朱元璋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他今天,不仅自己收获巨大,更是亲眼见证了儿子们的成长。

这趟江宁,来得值!

虽然,他也很想留下来,也听听先生讲课。

亲身了解一下那“千里传音”!

可惜,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推广番薯和开海禁的事情,只能遗憾告别了。

“那……先生,我们就先告辞了。”

“造船的许可,一定会尽快送来!”

朱元璋对着李去疾,拱了拱手,郑重地行了一礼。

“马大叔慢走。”

李去疾拱了拱手,回了一礼,他知道马大叔肯定要急着回去复命,没有挽留。

“只要许可到手,我会立刻开一个造船的新厂。”

“到时候朝廷要几艘,我就造几艘!”

“好好好!那就有劳先生费心了!”

朱元璋心满意足,带着马皇后和朱标,乘着马车去小院载着几筐番薯后,朝着京城驶去。

……

朱元璋回到皇宫的时候,时间刚过午饭,正是一个人白天最困乏的时候。

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精神亢奋得像喝了十斤假酒,走路都带风。

一进乾清宫,他就迫不及待地把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个左膀右臂给叫了过来。

“都坐,都坐。”

朱元璋今天的心情,是肉眼可见的好,带着微笑,给两人赐了座。

李善长和刘伯温对视一眼,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啥情况?

皇上这是……捡到钱了?

前几天还因为“空印案”和“一体纳粮”的事,搞得整个朝堂鸡飞狗跳,杀气腾腾的。

怎么今天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咳咳。”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威严一点,可那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住,一个劲儿地往上翘。

“咱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跟你们商议。”

天大的喜事?

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能被皇上称为“天大的喜事”的,那绝对不是小事。

“陛下,不知是何喜事?”李善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元璋也不卖关子,他从龙椅后面,变戏法似的,捧出一个用黄布包裹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御案上。

然后,在两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缓缓揭开了黄布。

几个沾着泥的,歪瓜裂枣的紫红色土疙瘩,就这么呈现在了两人面前。

李善长:“……”

刘伯温:“……”

两人当场就石化了。

不是,陛下,您认真的吗?

您把我们俩从家里火急火燎地叫过来,三更半夜的,就为了给我们看这个?

这玩意儿,不就是之前给我们吃过的番薯吗?

李善长感觉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

他严重怀疑,皇上是不是因为最近国事操劳过度,精神出了点问题。

“陛下……”李善长艰难地开口,试图挽救一下这尴尬的氛围,“此物……有什么喜事?”

朱元璋拿起一个番薯,在手里掂了掂,脸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