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册封皇太子!(2 / 2)

“儿臣朱标,参见父皇!”

“儿臣朱橚,参见父皇!”

“好了好了,起来吧!”

朱元璋一把将两个儿子扶起,左手拉着朱标,右手摸着朱橚的脑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

“黑了,也瘦了。”

朱元璋看着两张有些黝黑的脸,眼神里满是心疼。

“胶东那边,苦了吧?”

朱标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父皇言重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是儿臣的本分,何谈辛苦。”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

“哈哈哈哈!好!好啊!”

“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

他重重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眼中满是骄傲和自豪。

“标儿,你这次,干得不错!给咱老朱家,长脸了!”

朱标没有说出他在胶东的经历。

但他在山东推行“以工代赈”,指挥若定,将百万灾民安排得妥妥帖帖,又带着朱橚,用李去疾的防疫法子,将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滔天大疫消弭于无形,这桩桩件件, 都尉府的密探,早就一五一十地,详细汇报给了朱元璋。

李先生的法子,简直犹如神迹!

朱标展现出的能力更是让朱元璋感到骄傲。

“肃儿呢?”朱元璋又转头看向一旁一直安静站着的小儿子朱橚。

“你跟着你大哥去胶东,有没有学到什么?”

朱橚闻言,小脸一肃,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布包着的小册子,双手奉上。

“回父皇的话,儿臣不敢说学到了什么。”

“只是将沿途所见的一些植物,尤其是那些可以食用,或者可以入药的,全都画了下来,并按照先生所教的‘科、属、种’之法,做了分类和标注。”

朱元璋接过册子,翻开一看。

只见上面,用稚嫩却无比精细的笔触,画着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植物。

旁边,还用小字,详细标注了这种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甚至还有哪些部分可以吃,怎么吃才好吃。

朱元璋虽然看不懂那些什么“科、属、种”的分类,但他能看懂,这小小的册子里,倾注了自己这个小儿子,多少的心血和努力。

他甚至能想象到,这个十岁的孩子,在跟着大部队赶路的同时,是如何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地,将这些不起眼的野草野花,仔细地描摹下来。

一股暖流,涌上朱元璋的心头。

他合上册子,摸了摸朱橚的脑袋,声音里是难得的温柔。

“好孩子。”

“你做得很好。”

“你大哥,救的是一时之民。而你,将来救的,可能是万世之民。”

“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好儿子!”

得到父皇的夸奖,朱橚的小脸上,也露出了一个腼腆而又开心的笑容。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两个出色的儿子,心里那叫一个得意。

看看!

都看看!

这就是我老朱家的种!

一个,学了先生的“王道之术”,能安邦定国。

一个,学了先生的“救世之学”,能泽被苍生。

还有那三个在江宁县“历练”的小子,正在学那足以颠覆乾坤的“雷电之法”。

有先生在,有我这几个出色的儿子在,我大明江山,何愁不能万世永昌?!

朱元璋越想越美,感觉自己已经提前看到了大明王朝制霸全世界,凡日月所照,皆为大明国土的辉煌未来。

“走!跟咱进去!”

他一手拉着一个,大步流星地朝着坤宁宫走去。

“你母后早就念叨你们了,今天咱们一起,吃顿团圆饭!”

……

一顿温馨的家宴,吃得是其乐融融。

马皇后看着两个平安归来的儿子,也是喜笑颜开,不停地给他们夹菜,嘘寒问暖。

饭后,朱元璋屏退了左右,只留下马皇后和朱标、朱橚。

他看着朱标,神色变得无比郑重。

“标儿。”

“是,父皇。”朱标连忙起身。

“你这次去胶东,做得很好。让咱,也让满朝文武,都看到了你的能力和担当。”

朱元璋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所以,咱决定。”

“择日,正式册立你为我大明王朝的……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