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册封皇太子!(1 / 2)

溧水县闹得天翻地覆,官场上也是暗流涌动。

可这一切,对于始作俑者李去疾来说,就好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他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有马大叔和他背后那位能量大得吓人的“皇帝”在,这事儿就翻不了车。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该吃吃,该喝喝,没事儿别往心里搁。

于是乎,李去疾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早上,睡到自然醒。

锦书、锦绣、锦鱼三个侍女每天伺候着洗漱更衣暖床,那叫一个体贴入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腐败,实在是太腐败了。

吃过早饭,就溜达到各处工坊商铺视察一下。

到了中午,睡过午觉后,就在炼钢工坊的院子,开始他为人师表的时间。

到了下午,就返回乡下小院,开始自己的咸鱼生活。

时间,就在这种悠闲而又充实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

转眼,就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里,整个大明朝的官场,都因为“江宁谋逆案”而闹得是鸡飞狗跳。

以袁凯为首的三司专案组,就像一群打了鸡血的疯狗,在溧水县和应天府之间来回折腾。

钱家,彻底倒了。

那些年被他们欺压过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甚至有人在县衙门口放起了鞭炮,比过年还热闹。

而那五十名所谓的“侯府亲卫”,也被扒了个底儿掉。

他们这些年仗着朱亮祖的势,干过的那些脏事烂事,全都被袁凯给挖了出来,一桩桩,一件件,证据确凿,全都记录在案。

这些卷宗,像雪片一样,飞入了应天府各大衙门,也飞到了满朝文武的案头上。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皇上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这是要拿永嘉侯朱亮祖,这头最不听话的猛虎,开刀了!

一时间,武将集团,很多人惴惴不安。

而那些文官,尤其是都察院的言官们,则是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终于来了!

弹劾朱亮祖的奏折,堆得比龙椅还高。

什么“骄横跋扈,目无君上”,什么“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什么“蓄养私兵,意图不轨”……

恨不得把朱亮祖从头到脚,都说成一个十恶不赦,应该千刀万剐的国贼。

然而,奇怪的是。

面对这山呼海啸般的弹劾,龙椅上的朱元璋,却始终没有半点反应。

不批,不驳,不议。

就那么晾着。

甚至那五十个亲卫明明是足以杀头的重罪,最后也是从轻发落,被被发配戍边戴罪立功。

这一下,所有人都看不懂了。

皇上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就在满朝文武都在猜测圣意的时候。

应天府的皇宫深处,朱元璋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好。

他看着桌案上,那份来自胶东的,由太子朱标亲笔书写的灾后重建报告,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以工代赈,大获成功!防疫之策,更是将一场可能席卷数省的滔天大疫,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他的标儿,经此一役,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都达到了顶峰!

是时候了。

“妹子!”朱元璋放下奏折,对着身旁的马皇后,意气风发地说道:“咱决定了!几日后的大朝会,咱要正式宣布,册立标儿为皇太子!”

马皇后眼含笑意,温柔地点了点头:“这是天大的喜事,也是标儿应得的。”

“不过……”她话锋一转,提醒道,“重八,你是不是还忘了件事?”

“嗯?”朱元璋一愣。

“江宁县那头,”马皇后笑道,“你那几个儿子的一个月之期,也该到了吧?”

朱元璋一拍脑门,哈哈大笑起来:“对!对!咱差点忘了!正好!标儿也回来了,到时候,咱们去看看那三个臭小子!咱倒要看看,这一个月,他们是脱胎换骨了,还是依旧没有变化!”

……

朱标和朱橚返回时,并没有惊动太多人。

两人,只是乘坐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在几个护卫的簇拥下,缓缓驶入了午门。

时间正好赶上吃午饭,二人便直接去了坤宁宫。

“老大,老五,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朱元璋竟亲自在坤宁宫等待两人,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喜悦和激动。

他没有穿那身威严的龙袍,只是一身寻常的便服,看起来,就像一个寻常人家,迎接远行归来的儿子的老父亲。

“父皇!”

朱标和朱橚见到朱元璋,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连忙上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