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示意身后仆妇将礼单奉上,那上面罗列的皆是贵重之物,可见其诚意。
洛氏坐在主位,温婉一笑,示意周夫人坐下说话。
她接过礼单,只略扫一眼便放在一旁,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地打断了周夫人后续可能提及具体事由的话头:“周夫人太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恰巧遇上罢了。我相信任谁遇到当时的情形,都不会袖手旁观的。您实在不必如此挂怀。”
她轻描淡写地将那惊心动魄的救援定义为“举手之劳”,巧妙地维护了周小姐的颜面,也将侯府的出手归于道义而非施恩。
周夫人闻言,心中更是震动。
她原以为侯府救了女儿,即便不挟恩图报,至少也会细说一番艰辛,却没料到洛氏竟如此轻描淡写,仿佛真的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种不求回报、甚至主动淡化恩情的态度,让她对定远侯府的教养和格局肃然起敬,感激之情愈发深厚。
尤其当洛氏紧接着又郑重补充道:“昨夜之事,关乎姑娘家清誉,依我之见,过去便过去了,日后都莫要再提起,只当从未发生过,对谁都好。”
这番话,更是说到了周夫人的心坎里。
她瞬间明白了洛氏此举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她的女儿婉柔,避免任何流言蜚语的可能。
这份体贴和周到,让她感动得几乎落泪。
“侯夫人……您……您让我说什么好……大恩不言谢!您和沈小姐的这份情谊,我们周家铭记于心!”周夫人声音哽咽,再次起身,对着洛氏深深一福。
这一次,洛氏安然受了半礼,这是代表她认可了两家的这份善缘。
经此一事,两家的关系无形中拉近了许多。
周婉柔也上前,正式向沈兮梦道谢。
她虽仍有些羞涩后怕,但看向沈兮梦的目光充满了信赖和亲近。沈兮梦见她气质温婉,眼神清澈,也心生好感。
两个年纪相仿的姑娘在一旁低声交谈起来,竟发现彼此有不少共同话题,颇有一见如故之感。
洛氏见状,便热情地留周家母女用了午膳。
席间气氛融洽,绝口不提昨夜之事,只闲聊些京城趣闻、衣裳首饰、诗词花艺。
周夫人见女儿渐渐放松下来,脸上也重新有了笑意,心中对侯府的感激更是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