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收归兵权(2 / 2)

他麾下最得力的大将解元,被擢升为漠北节度使,正式接管了整个原金国西部的军政大权。

而其他几位跟随他多年的心腹统制,也无一例外,尽数升官,有的被任命为江州观察使,有的被调往荆湖路担任承宣使,都是手握实权、品级不低的重要职务。

韩世忠看完,将诏书默默地递给了下一位,枢密副使张俊。

第三份诏书,不用说,正是关于张俊山东旧部的安排。

他的心腹大将杨沂中,被任命为山东节度使;另一位亲信田师中,则被任命为福建节度使……同样是人人高升,个个重用,喜气洋洋。

当三份诏书在所有新任枢密院大佬手中传阅一遍后,整个公廨内,陷入了一种极为复杂的寂静。

皇帝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再明白不过了!

这不是在针对岳飞几人,也不是在针对某一个山头,这是一场覆盖全军的、系统性的高级将领大调动!

其核心思路,与安排“岳家军”旧部如出一辙:

一、安抚核心:将原主帅最信任的副手提拔起来,接管原来的主力部队,张宪之于岳飞,解元之于韩世忠,杨沂中之于张俊,皆是如此,如此确保了军心不动,平稳过渡。

二、分化提拔:将原军队中的其他核心将领,尽数提拔,外派到全国各地的不同军区去担任主官。

这既是对他们功劳的肯定与封赏,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又成功地将原本凝聚在一起的、盘根错节的将领小团体,予以拆分和稀释。

三、皇恩浩荡:所有调动,无一例外,全是升职!这使得整个过程,看起来不像是一场权力清洗,反而更像是一场论功行赏的盛大庆典。

所有被调动的将领,只会对皇帝感恩戴德,而不会对原来的老上级有任何怨言。

此刻,就算是心中最不舒服的张俊,也不得不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寒意。

他原以为,自己可以靠着旧部和姻亲关系,在暗中继续保持影响力。

可皇帝这一手,直接釜底抽薪,自己的那些旧部,一个个都成了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羽翼丰满,成了新的山头。

他们首先要效忠的,是给予他们这一切的皇帝,而不是他这个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上司了。

维持联系自然还可以,但想像以前那样,一呼百应,令行禁止,已是绝无可能!

“好……好一个‘雨露均沾’啊……”韩世忠看完,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他这下是彻底服了,心中再无半点芥蒂。

皇帝用最无可挑剔的阳谋,最慷慨大方的封赏,堂堂正正地,完成了对全军高级将领的洗牌,没有削弱任何一个功臣,反而让所有人都变得更“强”了。

但与此同时,皇权,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与稳固。

岳飞站起身,手持圣旨,目光扫过韩世忠、张俊等人。

“诸位同僚,陛下隆恩浩荡,我等身为枢密院重臣,理当为陛下分忧,请吧。”

他率先在那三份旨意上,郑重地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韩世忠、张俊、王彦……一位位将帅,依次上前,用笔在自己旧部的调令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最后一笔落下,枢密院的朱红大印,被重重地盖在三份诏书之上时,便宣告着:崇祯皇帝,用一场盛大的封赏,兵不血刃地,彻底完成了对全国军权的和平回收与重新布局。

从此,大宋再无“岳家军”、“韩家军”,只有听从枢密院调遣、忠于皇帝陛下的,大宋军队!

大宋的军队,将逐渐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旧时代,步入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统一调度的新时代。

枢密院这间古老的官署,也在这群新主人的带领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起来。

属于一个强大帝国的中枢神经系统,正在被重新激活、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