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28章 巴巴罗萨计划1

第128章 巴巴罗萨计划1(1 / 2)

1919年12月22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沙皇御前军事会议。

宫殿内,数盏巨大的枝形水晶吊灯竭力燃烧,将金色大厅映照得一片通明璀璨,试图驱散窗外冬日的阴沉与灰暗,却似乎难以完全照亮与会者脸上那挥之不去的凝重与阴霾。

沙皇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端坐在长长的橡木会议桌首位,他身披厚重的、绣着金线的深蓝色皇家戎装,胸前密密麻麻的勋章在灯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仿佛是他沉重权力的具象化。

他的目光,带着帝王的威仪与审视,缓缓扫过长桌两侧一侧是以冯·德·戈尔茨将军为首的德国军事顾问团,他们穿着笔挺的普鲁士风格军服,神情严肃。

另一侧则是他麾下的一众俄军高级将领,这些穿着旧帝国军服、大多留着浓密大胡子的军官们,脸上混杂着对战争和功勋的渴望、对眼下僵局的沮丧与不耐。

“先生们,”沙皇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刻意强装的镇定之下,是难以完全掩饰的焦躁。

“这个漫长的、该死的冬季,确实给了我们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机,但也同样给了托洛茨基那个该死的叛徒、那个犹太煽动家,以及他所率领的赤色瘟疫,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巩固他们那个伪政权的时间!”

“我们不能,也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每多一天,那些被蒙蔽的民众对那个非法政权的认同就可能加深一分!”

“看看!喀山前线,我们的勇士们在冰雪和泥泞中白白流血!战线像冻住的河流,一动不动!而高尔察克海军上将……”

他提到这个名字时,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失望和日益增长的恼怒,甚至带着一丝被辜负的怨气。

“他过于谨慎了!或者说,他过于依赖帝国的援助,以至于失去了我们罗斯军人传统的、无畏的进攻锐气!他辜负了朕对他的信任,也辜负了神圣俄罗斯复兴的伟大使命!”

这话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亚历山大·高尔察克,这位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最高统治者”的海军上将、东征军前任总司令,因其稳扎稳打、力求稳妥、避免冒进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白军宝贵的有限实力。

却也未能取得沙皇以及许多激进派将领所渴望的、决定性的突破胜利,在此刻僵持的局面下,他俨然成了所有挫折与停滞的最佳替罪羊。

“陛下,”一位头发已然全白、面容如同历经风霜的西伯利亚冻土般坚硬且布满皱纹的老将军。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将军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因为年迈和旧伤而显得沙哑,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不容置疑的分量。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的谨慎,或许有其考量,但不可否认,这确实让我们在东方的战事失去了不少宝贵的机会,也让红军得以喘息。”

“东方的战事,广袤而残酷,需要的是烈火般的热情与钢铁般的意志!需要的是敢于深入蛮荒、不畏艰险、直捣黄龙的魄力与决断!而非在一条河流前无休止地徘徊!”

他的话,虽然委婉,却清晰地指向了高尔察克的保守,立刻引来了长桌旁不少俄军将领的暗自点头和低语赞同。

这些大多出身贵族或拥有战功的军官们,内心渴望的是一场酣畅淋漓、足以洗刷内战初期耻辱、光复罗曼诺夫王朝广袤疆土的伟大远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伏尔加河畔陷入令人绝望的消耗战,仿佛在泥潭中挣扎。

冯·德·戈尔茨将军微微蹙起了他浓密的金色眉毛,他用流利但依旧带着明显德语口音的俄语回应,语气平稳得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但每个词都带着日耳曼式的分量:

“陛下,阿列克谢耶夫将军,我完全理解诸位对尽快取得胜利的渴望,这亦是帝国所乐见的。”

“然而,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必须基于冷酷的现实,红军的抵抗意志,在托洛茨基的鼓动和组织下,依然十分顽强,他们擅长构筑防御工事,更擅长在逆境中发动凶猛的反击。”

“此外,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向东推进意味着极其漫长的补给线、被战争破坏且受制于严冬的糟糕交通状况,以及西伯利亚即将到来的、更加严酷的气候。”

“这些,都是不亚于红军枪炮的、我们必须谨慎应对的敌人,贸然投入主力深入缺乏可靠补给和支持的地区,其风险……是灾难性的。”

“风险?!”沙皇基里尔似乎被这个词刺痛,他猛地站起身,双手用力撑在铺着巨大东亚地图的桌面上,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几乎是逼视着戈尔茨,手指重重地敲击在地图上那片代表着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区域。

“戈尔茨将军!朕,以及整个俄罗斯,都深切感激德意志帝国在此艰难时刻所提供的、至关重要的援助!没有帝国的支持,我们无法站在这里!这一点,朕从未忘记!”

他先强调了盟友关系,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激昂而充满不容置疑的决绝。

“但是!请您也务必记住,这首先是俄罗斯的战争!是为了恢复罗曼诺夫王朝对全部罗斯土地合法统治的圣战!是为了将双头鹰旗重新插遍从维斯瓦河到太平洋之滨的神圣使命!”

“我们不能,也绝不会永远躲在看似坚固的防线后面,等待着敌人自己崩溃!我们需要的是进攻!是持续不断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如同我们的祖先征服西伯利亚时那样的勇猛进攻!”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中积郁的闷气一扫而空,做出了那个酝酿已久的决定,声音斩钉截铁,如同出鞘的利剑:“因此,朕决定,解除亚历山大·高尔察克海军上将东征军总司令的职务!”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低语。

沙皇没有理会这些骚动,继续宣布:“改任其为帝国海军总监,负责黑海和波罗的海残存舰队的重建与整编工作。这同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鹰隼般在几位被认为更具“进攻精神”的将领身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一位身材异常高大、肩膀宽阔、即使坐着也显得气势逼人,留着浓密而颇具特色的哥萨克式胡须、眼神锐利如刀的将军身上。

“……新的东征军总司令,朕任命……”他提高了音量,确保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在场所有人的耳中,“……骑兵上将,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男爵!”

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角,弗兰格尔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他像一头被长久束缚后终于挣脱锁链的雄狮。

胸膛高高挺起,灰色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和几乎要溢出的熊熊战意。

“陛下!”他的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在大厅中回荡。

“臣,彼得·弗兰格尔,谨遵圣命!必将不负陛下重托,率领帝国忠诚的勇士们,踏平乌拉尔天险,光复西伯利亚万里疆土,将伟大的双头鹰旗,一直插到太平洋之滨!任何阻挡在我们面前的敌人,都将被碾碎!”

他的声音充满了近乎傲慢的自信和斩钉截铁的决心,与高尔察克的沉稳形成了鲜明对比。

沙皇基里尔脸上终于露出了近几个月来罕见的、一丝真正带着希望和释然的神色,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弗兰格尔,这位在欧战和内战中都以其勇猛、果决、擅长骑兵机动作战和关键时刻敢于冒险而闻名的将领,正是他此刻迫切需要的那把能够撕裂僵局的、锋利无匹的宝剑。

“弗兰格尔将军,朕将整个东方的希望,俄罗斯的未来,都寄托于你和你麾下的将士了。”

沙皇沉声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朕授予你全权!整合所有忠于皇室、忠于俄罗斯的军队包括邓尼金将军的志愿军余部、卡普佩尔将军英勇的西伯利亚军团、谢苗诺夫将军麾下剽悍的外贝加尔哥萨克,以及所有你能在广袤土地上召集到的忠诚力量!”

“朕要你在来年春天,冰雪开始消融、道路变得泥泞但尚可通行之时,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决定性的、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东征!”

“遵命,陛下!”弗兰格尔的声音如同最坚定的宣誓,“为了陛下!为了俄罗斯!臣万死不辞!”

他略微停顿,随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显示出其务实的风格。

“要完成如此伟业,臣需要最优秀、最勇敢的将领辅左。我请求,任命谢尔盖·沃伊采霍夫斯基将军为我的参谋长,他严谨的头脑和出色的后勤组织能力不可或缺;”

“任命弗拉基米尔·奥斯卡洛维奇·卡普佩尔将军为前敌总指挥,他的坚定意志和对西伯利亚的了解无人能及;任命格里高利·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将军统领所有哥萨克骑兵,他的勇士们将是我们的先锋与利刃!”

他点出的这几个名字,无一不是白军中以悍勇、忠诚和独特军事才能着称的将领。

沃伊采霍夫斯基以参谋业务精湛和沉着冷静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