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03章 “天鸢”展翅飞翔

第103章 “天鸢”展翅飞翔(1 / 2)

巴黎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柏林无忧宫的书房里,林晓的思绪却已经飞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摊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欧洲地图,还有一份份关于北美工业潜力、日本在华夏大地和西伯利亚的蠢蠢欲动、以及远东苏俄传播革命的情报简报。

他深知,仅仅依靠陆军的钢铁洪流和现有的战术空军,无法确保帝国在未来可能到来的全球性博弈中占据绝对优势。他需要一把能够跨越海洋、直接打击敌人心脏地带的“战略铁锤”。

“汉斯,”林晓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美国海军扩建计划的报告,对侍立一旁的副官说道。

“通知施佩尔部长,还有‘天鸢’项目的总负责人,赫尔·施耐德博士,我要立刻见他们。”

“是,陛下!”汉斯·伯格上尉立刻领命而去。

不到一个小时,帝国军备与弹药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和一位看起来有些拘谨、戴着厚厚眼镜、穿着沾了些许油污的白色实验服的中年人,出现在了皇帝的书房里。

这位中年人就是赫尔·施耐德博士,帝国航空研究院的顶尖专家,被皇帝亲自点将,负责那个在许多人看来近乎天方夜谭的“天鸢”远程战略轰炸机项目。

“陛下。”两人恭敬地行礼。

林晓没有过多寒暄,目光直接投向施耐德博士:“博士,放松点,我又不可能送你去东线,告诉我,‘天鸢’怎么样了?我上次看到的还只是一堆令人头疼的图纸和你们没完没了的要求拨款报告。”

施耐德博士推了推眼镜,脸上瞬间焕发出一种属于科学家和技术狂人的光彩,之前的拘谨一扫而空:“陛下!‘天鸢’,它……它已经不再是图纸了!V1号原型机,三天前已经在佩内明德的秘密试验场完成了总装!我们……我们甚至已经进行了几次低速滑行测试!”

“哦?”林晓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兴趣和期待,这比他预想的要快。

“仔细说说,遇到了哪些‘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有,它真的能达到我当初提出的那些……嗯,‘奇思妙想’吗?”

施耐德博士立刻打开了话匣子,语速快得像连珠炮:“问题?陛下,问题太多了!您提出的全金属应力蒙皮结构,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极高,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建立新的生产线!”

“四台戴姆勒-奔驰db 601液冷发动机的协调和散热,尤其是内侧发动机的布局,让我们掉了不少头发!还有那个巨大的、内部弹舱的设计,以及为了达到1200公里航程而必须的庞大燃油携带量……这些都让机体的结构强度和重量控制成为了噩梦!”

他顿了顿,脸上却带着征服难题后的自豪:“但是,陛下,我们做到了!通过使用最新研发的高强度铝合金,以及重新设计的翼梁和桁架结构,我们解决了强度问题。发动机的协调通过改进的联动控制系统得以实现。”

“至于航程,我们优化了气动外形,采用了陛下您提到的‘层流翼型’概念(坑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林晓只是模糊地提过),并且尽可能减轻了每一克不必要的重量!根据我们的计算,V1号机在携带2吨炸弹的情况下,航程完全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1200公里!”

林晓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这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他“先知”般的指引和帝国不计成本的投入。

“那么,试飞呢?什么时候可以进行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飞行?”

“就在明天,陛下!”施耐德博士激动地说,“如果天气允许,首席试飞员,冯·格莱姆上尉,将驾驶V1原型机进行首飞!我们……我们恳请陛下能够亲临现场指导!”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既是兴奋,也夹杂着对未知风险的担忧,毕竟,这种尺寸和概念的飞机,在全世界都是头一遭。

林晓几乎没有犹豫:“当然!我会亲自去。汉斯,安排行程,明天一早出发去佩内明德。施佩尔部长,你也一起。”

“是,陛下!”施佩尔和汉斯同时应道。施佩尔脸上也带着欣慰,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终于要见到成果了,这无疑将是他掌管军备生产以来的又一笔亮眼政绩。

佩内明德,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乌瑟多姆岛上的秘密航空试验中心,在1918年7月一个薄雾弥漫的清晨,迎来了它至高无上的主人。

试验场的跑道经过了特别的加长和加固,周围戒备森严。

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林晓皇帝、施佩尔部长、汉斯上尉,以及一群神情紧张又兴奋的工程师和地勤人员,正翘首以盼。

跑道的尽头,一架庞然大物正静静地停放着,在晨曦的微光中展露出它那极具未来感的轮廓。这就是“天鸢”V1原型机。

即使早有心理准备,当林晓亲眼看到这架飞机时,内心依然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它太大了!又长又大!简直是一件艺术品!!!

修长的机身泛着金属的冷冽光泽,巨大的单翼展弦比很高,四台db 601发动机短舱对称地安装在机翼上,巨大的三叶螺旋桨静止不动。

机身中部是透明的投弹手舱和驾驶舱,尾部是高大的双垂尾,与其说是一架飞机,不如说是一艘准备远航的空中战舰。

它与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双翼、木布结构的飞机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真是个……美丽的怪物。”林晓忍不住低声赞叹。汉斯在一旁默默点头,眼中也充满了惊奇。

施耐德博士在一旁激动地介绍着:“陛下,您看,机长22.8米,翼展34米!空重就接近11吨!最大起飞重量预计能达到18吨!这绝对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飞机!”

这时,一名穿着皮质飞行夹克、神情坚毅的年轻飞行员在机械师的陪同下走了过来,向皇帝敬礼:“陛下!试飞员,冯·格莱姆上尉,准备完毕,请求登机!”

林晓看着这位勇敢的飞行员,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上尉,帝国的未来,有一部分就系于你的操控杆上了。不要勉强,安全第一。我相信你和施耐德博士的团队。”

“遵命,陛下!为了帝国!”格莱姆上尉眼中闪过激动和决然,再次敬礼,转身大步走向那架钢铁巨鸟。

地勤人员开始忙碌起来,为发动机启动做准备,随着启动马达的嘶吼声,四台db 601发动机依次喷出黑烟,然后逐渐转变为平稳的轰鸣。

巨大的螺旋桨开始旋转,越来越快,最终化作四片模糊的光盘,卷起跑道上的尘土和草屑。

观礼台上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无线电里传来格莱姆上尉冷静的声音:“塔台,V1请求滑行。”

“允许滑行,祝你好运,上尉。”

庞大的“天鸢”开始缓缓移动,沿着跑道向前滑行。它的速度逐渐加快,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林晓握紧了拳头,内心远不如表面那么平静,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飞机试飞,更是对他改变历史进程能力的一次关键检验。

“速度80……90……100……抬前轮!”格莱姆的声音再次响起。

只见“天鸢”的前轮缓缓离开了地面,紧接着,整个庞大的机身,仿佛有些不情愿地,但终究是稳稳地脱离了跑道的束缚,冲向了蔚蓝的天空!

观礼台上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工程师们相互拥抱,施耐德博士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用袖子擦着眼镜。

林晓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接过汉斯递来的望远镜,紧紧地追踪着空中那个越来越小的身影。

“天鸢”在空中平稳地飞行着,进行着基本的转弯、爬升和下降测试。它的飞行姿态看起来相当稳定,发动机工作正常。

大约飞行了四十分钟后,“天鸢”开始对准跑道,准备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