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实是残酷的。7月13日傍晚,德军前锋,主要由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部队在几乎没有遇到像样抵抗的情况下,推进到了市政厅广场。
一面巨大的帝国旗帜,取代了之前飘扬的赤旗,升起在市政厅的屋顶。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彻底击垮了起义军残部的心理防线。
7月14日,法国国庆日,这个本该充满庆祝和欢乐的日子,巴黎却沉浸在死寂和硝烟之中。
就在这一天,德军完成了对起义军最后核心控制区——包括荣军院、埃菲尔铁塔等区域的合围。
绝望的让-皮埃尔·马丁,在最后时刻,拒绝了部下让他化装逃跑的建议。
他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套旧西装,拿着一把不知从哪个阵亡德军军官身上缴获的鲁格手枪,独自一人走上了埃菲尔铁塔的观景平台。
他俯瞰着这座他试图拯救却又亲手将其带入更深重战火的城市,远处依稀还有枪声和爆炸声传来,但更多的是死一般的寂静。
曾经梦想中的红色巴黎,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无处不在的铁十字旗帜。
“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也不能再往前走了,我今天就结束这一切。”
“或许明天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诅咒我,毕竟这就是命运。”
他喃喃自语,脸上流下两行浑浊的泪水。他举起鲁格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砰!”
一声枪响,在巴黎的上空显得格外清脆和孤独,这位充满争议的起义领袖,以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宣告了巴黎布尔什维克起义的彻底失败。
马丁的死,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剩余的起义军残部,在得知消息后,抵抗意志彻底瓦解。
从7月14日下午开始,成批的起义军士兵走出藏身的建筑,向德军投降。到了7月15日,巴黎城内,除了极少数零星的、失去联系的狙击手还在负隅顽抗外,大规模、有组织的战斗基本结束。
伴随着战斗的平息,德意志帝国对巴黎的军事管制全面展开。
一队队德军士兵,迈着整齐而沉重的步伐,巡逻在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卢浮宫外……这些巴黎的标志性地点。
坦克和装甲车停在重要的十字路口,炮口森然,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被管制,宵禁严格执行,帝国的鹰徽旗帜,在巴黎的天空下无处不在,宣示着这里新的主宰。
曼施坦因元帅将他的前线指挥部设在了荣军院,他颁布了一系列军管法令:收缴一切武器,实行严格的通行证制度,建立战地军事法庭以快速处置抢劫、破坏和抵抗行为。
同时,他也下令,保护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主要主角想零元购),并开始组织力量,清理街道上的尸体和瓦砾,恢复最基本的水电供应和食品分发,以防止西班牙瘟疫和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
德军的占领,带着普鲁士式的冷酷和效率。一方面,他们以铁腕手段维持秩序,任何挑衅行为都会遭到无情镇压。
斯科尔兹内的“女武神”分队和帝国局的安全局特工们,开始根据之前搜集的情报和投降人员的供述,系统地搜捕起义军的中高层骨干和同情者,许多人被就地枪决或押往后方营地。
另一方面,德军也试图展现其“文明”的一面,努力恢复城市的基本功能,甚至允许一些指定的商店在军队监督下营业,以供应极度匮乏的生活物资。
巴黎市民们,躲在家中,透过窗户的缝隙,惊恐或麻木地看着街上巡逻的德军士兵。
恐惧、屈辱、迷茫,以及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交织在每个人的心头。这座城市,曾经的光明之城,如今笼罩在征服者的阴影之下。
巴黎陷落的消息和曼施坦因关于“秩序已基本恢复”的报告,几乎是同时传到了柏林。
1918年7月15日下午三时,威廉二世皇帝在无忧宫举行的盛大新闻发布会上,面向全欧洲乃至世界,发表了重要讲话,无忧宫的大厅里,再次挤满了各国记者、外交官和帝国高层,镁光灯闪烁不停。
林晓身着华丽的帝国元帅礼服,胸前挂满勋章,神情肃穆而威严地站在麦克风前。汉斯·伯格上尉如同最忠诚的卫兵,肃立在他侧后方。
“女士们,先生们!欧洲的公民们!”林晓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向四面八方,“今天,我怀着沉重而又欣慰的心情,向诸位宣布:在德意志帝国武装力量英勇无畏的奋战下,在上帝旨意的庇佑下,巴黎——这座伟大的欧洲文明之都——已经从布尔什维克暴政的恐怖阴影下,被解放出来!”
大厅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主要是德国人和其盟友以及反布尔什维克的外国人。
林晓继续他的演讲,语调充满了一种“使命感”:
“这是一场并非我们所愿,但却不得不进行的战斗!这是一场为了秩序对抗混乱,为了文明对抗野蛮,为了欧洲的未来对抗黑暗势力的战斗!帝国军队的将士们,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不仅扞卫了德国的安全,更挽救了整个欧洲文明免于堕入深渊!”
他将德军的行为拔高到了拯救欧洲文明的高度。
“现在,巴黎的枪声已经基本平息,法律和秩序正在恢复。但这并非终点。法兰西,我们古老而尊贵的邻居,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它需要帮助,需要指引,需要融入一个更广阔、更稳定、更繁荣的共同体——那就是,在我们不懈努力下,正在茁壮成长的‘欧洲联盟’!”
他适时地抛出了政治解决方案:
“在此,我郑重呼吁波尔多的法国合法政府,以对国家、对人民、对欧洲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响应并尽快签署帝国提出的‘法德合作与欧洲联合框架协议’。”
“只有紧密地团结在欧洲联盟的旗帜下,法兰西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稳定与复兴的机遇!才能避免再次陷入内部分裂和外部威胁的泥潭!”
最后,他以强硬的语气警告:
“对于那些仍试图破坏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势力,无论是隐藏在国内的残余叛乱分子,还是远在海外、心怀叵测的挑拨者,德意志帝国和欧洲联盟,都将保有并毫不犹豫地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予以坚决的打击和清除!帝国的力量,足以扞卫我们共同建立的新秩序!”
这篇被称为“无忧宫宣言”的讲话,既是对胜利的宣告,也是对波尔多政府的最后通牒,更是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强势宣示。
它明确无误地告诉所有人:德意志帝国,已经成为欧洲大陆无可争议的霸主,而新的规则,将由柏林来制定。
柏林宣言,如同最后一击,彻底粉碎了波尔多政府残存的侥幸心理。
在德军绝对军事压力和林晓赤裸裸的政治勒索下,在经历了激烈的内部争吵和无奈的挣扎后,波尔多法国临时政府最终意识到,他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
7月15日深夜,波尔多政府向柏林发去了最终回复:原则接受“合作框架协议”的所有条款,并请求尽快就细节问题进行谈判。
消息传来,林晓在无忧宫的书房里,只是淡淡地对汉斯说:“看,汉斯,这就是历史。有时候,它前进的方式,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汉斯躬身回应:“是,陛下,是您的意志和帝国的力量,推动了历史的车轮。”
窗外,柏林的夜空繁星点点,而巴黎的上空,硝烟正在慢慢散去,但一个屈辱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