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计划由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聚集了爱因斯坦、恩里科·费米等上千名顶尖科学家,于1945年7月成功试爆人类首颗原子弹。】
【所以在我心里他们是————原神】
1918年4月的最后两周,欧洲的政治地图如同被一只无形而强有力的手在沙盘上重新塑造,其刻痕深刻而迅速,指向一个以柏林为核心的全新秩序。
在德意志帝国不容置疑的强力支持,以及其派驻维也纳的“宪法顾问代表团”的“细致指导”下。
原奥匈帝国那庞大而松散的核心区域,完成了一次伤筋动骨却又目标明确的政治外科手术。
在维也纳美泉宫那金碧辉煌的镜厅内,卡尔一世皇帝面对着帝国残存的贵族、将领以及被“邀请”来的各地代表,以一种混合着屈辱、无奈与一丝对新秩序下生存希望的复杂心情,发表了庄严公告,宣布将古老的帝国正式更名为 “奥地利合众国” 。
这一名称象征着与过去那效率低下、内耗不断的双元制帝国的彻底决裂,转向一个结构更紧密、更强调中央权威和维也纳-柏林轴心的联邦实体。
新宪法的起草和颁布过程雷厉风行,其核心内容由柏林方面审定,旨在打造一个稳定、可控且与德国利益深度绑定的缓冲区:
1宪法明确,皇帝作为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权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他不仅拥有象征性的地位,更掌握着任命和解散政府首相、在“必要时”解散新设立的两院制联邦议院、以及对议会通过法律行使实质性批准或否决权的绝对权力。
这旨在确保维也纳的决策能够迅速贯彻,并符合柏林的战略预期。
2并且宪法表面上承认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斯洛文尼亚等主要组成部分的“历史身份”和有限的自治权(如在教育、文化、地方行政管理层面)。
然而,所有关键权力——外交、国防、货币政策、关税制定、跨区域交通与通信均被毫不含糊地收归中央联邦政府,任何地方的立法不得与联邦法律相抵触。
3宪法明确规定,奥地利合众国将立即启动与德意志帝国的经济、法律和行政体系的全面对接工作,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以德国为主导的一体化进程扫清障碍。帝国马克将成为事实上的锚定货币。
在维也纳霍夫堡宫的一次非公开会议上,德国特使冯·德·戈尔茨将军对一群心怀忐忑的奥地利和波希米亚贵族直言不讳:
“先生们,过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松散和争吵只会带来虚弱和毁灭,新的宪法为你们提供了稳定与秩序,以及在德意志主导的新欧洲中一个体面的位置。皇帝的权威,是这种秩序和位置的保障。我希望诸位能认清形势,将精力投入到重建与合作中,而非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的话语温和,但背后的压力如山。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配合着驻扎在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关键城市郊外的德军“顾问”部队,以及德国资本和市场那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有效地压制了之前喧嚣尘上的分离主义声音。
尽管民族矛盾的暗流仍在多瑙河底涌动,但表面上,这片广袤的区域确实呈现出了多年来未有的统一与“秩序”。
卡尔皇帝的权力在法理上空前强大,但他内心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意识到,维也纳皇冠的重量与光芒,其根本源泉已牢牢系于柏林的意志。
与此同时,在遥远而酷热的阿拉伯半岛,战事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已彻底沦为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泥潭。
恩维尔帕夏那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在广袤无垠的沙漠、神出鬼没的阿拉伯部落游击战以及日益严峻的后勤困境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伊斯坦布尔的国库已然枯竭,军队士气低落,在现实面前,高傲的奥斯曼帝国不得不再次低下其头颅,通过加密电报,向其最主要的盟友递上了一封措辞极其谦卑、充满绝望感的紧急求援信,并附上了一长串他们急需的、能够扭转战局的先进武器清单。
柏林无忧宫内,林晓皇帝与军需部长以及总参谋部东方事务处处长一同审阅着这份来自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的清单。
林晓深知,彻底根除得到英国暗中支持的阿拉伯反抗力量并非易事,很可能陷入另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
但是,维持一个能够有效牵制英国注意力、并名义上控制着美索不达米亚石油资源的奥斯曼帝国,完全符合德国的战略利益,他决定再一次提供援助,但必须是精打细算、不会过度增强奥斯曼潜在独立性的援助。
“恩维尔帕夏还是不明白,”林晓轻轻敲打着清单上要求的“最新式“野狼”坦克”和“天鸢”轰炸机(希望不会有人注意到,这样我就不用讲述性能了),对军需部长说道。
“我们不是在武装一个平等的伙伴,而是在支持一个帮我们看守后院、对付共同麻烦的…管家,把库房里那些‘光荣退役’的老兵请出来吧,让它们去沙漠里发挥余热。”
帝国庞大的军械库随之打开了厚重的大门,一批状态尚可但已被德军一线部队淘汰的“退役”装备,以及部分从西线战场回收“战损维修后”的武器,被精心挑选出来,启封、擦拭、进行最低限度的维护后,迅速装船运往奥斯曼。
这批“慷慨”的援助包括:40辆“野狼”中型坦克(早期A\/d型),这些坦克的装甲上或许还带着东西线战场留下的凹痕和划痕,发动机小时数也普遍偏高,机械故障率不低,但它们的出现,对于几乎没有任何有效反坦克手段的阿拉伯部落骑兵和步兵而言,依然是无法抗衡的钢铁怪物。
空中支援包括 25架早期型号的“金雕”战斗机和15架“游隼”俯冲轰炸机(载弹量和精度有限)。
它们至少能帮助疲惫的奥斯曼空军重新争夺汉志上空的制空权,并对地面聚集的部落武装进行威慑性扫射和轰炸。
地面装备为数以千计的p-18冲锋枪、G08\/15轻机枪、数十门77野战炮以及海量的配套弹药,这些武器性能可靠,足以压制阿拉伯人的步枪火力。
在基尔港的码头上,一位负责清点装运的德军后勤中校对着奥斯曼接收官员,用一种混合着施舍与警告的语气说:
“好好使用这些装备,帕夏,它们虽然不是我军最新式的,但对付那些贝都因人绰绰有余,记住,它们是德意志友谊的象征,希望伊斯坦布尔能珍惜这份友谊,并履行好其在近东的责任。”
这些“二手货”对正在进行现代化换装的德军而言,只是需要处理的库存,但对于困境中的奥斯曼军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它们被迅速投入到僵持的汉志前线,德制坦克的轰鸣和游隼(由德军“顾问”飞行员驾驶)的尖啸再次响彻沙漠上空。
虽然这些援助不足以立刻为奥斯曼带来决定性的胜利,但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其攻坚和固守的能力,暂时稳住了那条原本摇摇欲坠的战线。
当中欧腹地的政治格局初步按照柏林的蓝图稳定下来后,林晓皇帝决定将同盟关系推向一个史无前例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