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91章 欧洲联盟的建立

第91章 欧洲联盟的建立(2 / 2)

4月25日,他向其紧密盟友与卫星国发出邀请,齐聚波兰首都华沙那宏伟而略带沧桑的皇家城堡,召开一次将决定未来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重要会议。

被邀请者包括:奥地利合众国皇帝卡尔一世、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全权代表(大维齐尔亲自出席),以及波兰摄政委员会主席、新成立的波罗的海三个公国的大公、乌克兰国务委员会代表、白俄罗斯拉达主席等。

会场内,天鹅绒帷幕、水晶吊灯与各国代表神色各异的面孔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焦虑与敬畏的复杂气氛。

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威廉皇帝站在铺着巨大欧洲地图的演讲台前,发表了奠定基调的开幕演说,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先生们,尊贵的陛下们,代表们!旧欧洲的秩序,建立在脆弱的均势、无休止的猜忌与争夺之上,它已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并为这片大陆带来了无尽的流血与苦难。”

“是时候彻底告别那个陈旧而危险的模式了!是时候建立一个基于我们共同利益、紧密无间的合作、以及永久和平与繁荣的新框架了!”

他环视全场,掷地有声地宣布:“因此,我提议,并将全力推动,将我们现有的‘中欧同盟’正式升级,赋予它更深远的意义和更强大的生命力——它将被命名为 ‘欧洲联盟’ !” 会场响起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这,”皇帝强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军事同盟。它更是一个政治、经济、乃至命运的共同体!我们将共享安全,共促繁荣,共同塑造欧洲的未来!”

紧接着,他抛出了两项足以改变大陆命运的核心实质性提议:

“为了打破阻碍我们内部贸易与资本流动的无形壁垒,我提议,在我们联盟内部,发行一种通用的、信誉卓着的新货币!我建议将其命名为 ‘欧元’ !它将逐步取代各国目前使用的、价值不一的原有货币,由德意志帝国中央银行主导其发行、维护其币值稳定,并建立一个跨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这将极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融合,将我们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顺便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致力于逐步、但坚定地取消联盟内部的一切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最终实现货物、资本和人员在联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让德国的工业品、奥地利的音乐、保加利亚的玫瑰、波兰的煤炭……都能在这个广阔无垠的共同市场中找到它们的位置,创造前所未有的财富!”

这一宏大到近乎乌托邦的计划,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极其复杂的反响,卡尔一世皇帝和斐迪南一世沙皇等核心盟友交换着眼神。

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这意味着本国主权(尤其是货币和关税主权)的进一步让渡,但慑于德国无可匹敌的实力,以及能从中获得的经济稳定、市场准入和安全保障等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在私下磋商后,最终表示了谨慎而有所保留的支持。

波兰、波罗的海等卫星国的代表则更多地表现出敬畏与无奈,他们深知在德国的地缘政治布局中,自己并无多少选择余地,只能努力在这新体系中争取尽可能有利的位置。

当华沙会议的消息传到尚未被邀请加入的东欧、北欧乃至残存的西欧国家时,则引发了更强烈的震惊、深深的疑虑与暗中的盘算。

一个以德国为绝对核心的“欧罗巴合众国”雏形,似乎正伴随着铁轨的轰鸣和马克的印记,缓缓浮出历史的地平线。

华沙会议结束后,林晓皇帝并未在胜利的氛围中过多停留,他超越时代的视野告诉他,帝国的长远未来,其霸权的持久性,绝不能仅仅建立在枪炮、金钱和外交条约之上,更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绝对领先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4月28日,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他只带着副官卡尔·邓尼茨上尉和少数几名便装警卫,乘坐着没有任何皇室标志的黑色汽车,悄然穿过柏林略显嘈杂但充满生机的街道,来到了位于大学区附近的哈伯兰特大街5号。

这是一栋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年久失修的公寓楼,与无忧宫的宏伟和华沙城堡的庄严形成了鲜明对比。

邓尼茨沉默而警惕地跟在皇帝身后,内心充满疑惑,他无法理解尊贵的陛下为何要亲自来到这样一个平民住所,寻找一个名叫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的、据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仅在理论物理学界小圈子内初露头角的年轻人。

他们沿着狭窄的楼梯走上三楼,敲响了一扇漆皮有些剥落的公寓门,片刻之后,门被打开,一位头发浓密卷曲、显得有些蓬乱、穿着舒适但不算讲究的毛衣、目光却异常深邃明亮的年轻人出现在门口。

当他认出站在自己面前、面带温和笑容的访客,竟然是每日出现在报纸头版、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德意志皇帝时,他那习惯于抽象思维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真实的惊讶,甚至有一丝不知所措。

“爱……爱因斯坦先生?”林晓微笑着开口,语气平和得如同一位前来拜访的学者。

“冒昧打扰,希望没有影响您的工作。朕通过一些学术期刊,对您关于时空、物质与能量的某些……极具开创性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是否有幸,能占用您一些时间,与先生聊一聊?”

爱因斯坦怔住了,他从未想过自己那些高度抽象、远离世俗的理论,会引起这位正忙于重塑欧洲地图的皇帝的注意。

他连忙侧身,有些手忙脚乱地将皇帝和邓尼茨让进他那间狭小、却堆满了书籍、期刊和写满密密麻麻公式手稿的简陋书房,房间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烟草的味道。

林晓没有丝毫介意,他找了个相对整洁的椅子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眼前这位可能掌握着未来钥匙的年轻人,直接切入了最深层的核心:

“先生,朕并非物理学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您理论中所有的数学精妙之处。但朕读过你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

“尤其是那个简洁而无比深刻的公式,E=c2……” 皇帝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爱因斯坦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它似乎是在告诉我们,物质本身,其内部就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的能量,只是被牢牢地束缚着,对吗?”

爱因斯坦谨慎地点了点头,试图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是的,陛下。从理论上讲,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这个公式描述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林晓抬起手,轻轻地打断了他,他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探讨一个关乎命运的机密:

“朕在想,爱因斯坦先生,如果……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找到了一种方式,不是燃烧,不是化学反应,而是能够直接释放,或者说,引发原子核内部那被束缚的、根据您的公式所描述的、巨大到超乎想象的能量引爆在东方某个贪婪的小岛……那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那释放出的力量,将会是何等的……改天换地?”

这番话,如同一声惊雷,在爱因斯坦的耳边和心中猛然炸响,皇帝不仅知道他的工作,理解其表面意义,甚至其思维的触角。

已经直接触碰并道破了那隐藏在理论最深处、连爱因斯坦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甚至不愿过多深思的、足以彻底改变世界命运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可怕的可能性,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卡尔·邓尼茨上尉安静地站在书房门口,虽然对具体的科学内容如听天书,但他从皇帝那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和爱因斯坦骤然变化、仿佛看到了某种深渊般的凝重神色中,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关乎未来的巨大分量。

林晓这次哈伯兰特大街5号的寻访,仅仅是这盘宏大棋局中,悄然落下的一枚关键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