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白宫惊雷(1 / 2)

柏林皇宫,皇帝书房。

“砰!”

林晓(威廉二世)一拳狠狠砸在厚重的橡木书桌上,震得桌面上那座小巧的腓特烈大帝青铜半身像都跳了起来。

那份来自华盛顿的最后通牒电文,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窗外,柏林夏日的雷雨仍未停歇,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宫殿金色的尖顶,沉闷的雷声仿佛白宫惊雷在德意志心脏上空的回响。

“9月1日…无条件停止…否则视为敌对…” 林晓的声音如同冰原上刮过的寒风,每一个单词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书房内几位帝国核心人物——总参谋长法金汉阴沉的脸,外交大臣齐默尔曼紧锁的眉头,新任海军总参谋长舍尔紧绷的下颌线,以及他亲自提拔的副官汉斯·伯格少尉那掩饰不住的忧虑。

“先生们,” 林晓强迫自己冷静,残疾的左臂在袖管里抑制着颤抖,声音却异常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美利坚合众国,终于向我们亮出了它的獠牙,这不是意外,是历史的惯性,也是我们‘海鹰之喙’未能完全消除的恶果。”

“陛下!” 法金汉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惯有的固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

“这简直是讹诈!我们严格遵守战争法,甚至放弃了无限制潜艇战!是他们自己把武器卖给英国佬!难道要我们眼睁睁看着英国用美国的物资勒死帝国吗?” 他拳头握紧,指节发白。

“遵守规则?” 林晓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目光如电射向法金汉。

“总参谋长,在战场上,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规则!美国人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的是我们的潜艇击沉了他们的潜在市场,威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海上贸易!他们不在乎船里装的是羊毛还是炮弹!他们在乎的是‘自由航行’这块遮羞布下的全球霸权!”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欧洲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北大西洋的位置,“这里!就是新的战场!一场比凡尔登、比康布雷更凶险的外交战!”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和一丝来自灵魂深处的历史宿命感:“争吵无济于事!现在,我需要的是行动!是破局!”

“汉斯!” 林晓转向年轻的副官,语速快如连珠炮。

“是!陛下!”汉斯立刻挺直身体。

“第一,立刻联系我们在伯尔尼、斯德哥尔摩、马德里的秘密渠道,放出风去:德意志帝国愿意以最优惠的价格、最宽松的付款条件,向所有保持‘善意中立’的国家出售合成橡胶、合成氨、特种合金、光学玻璃等战略物资!特别是对南美国家,价格可以再降两成!我要让美国人后院起火!” “明白!优先拉拢阿根廷、智利、巴西!”

汉斯迅速记录,眼神锐利。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对“流水线”懵懂的少尉。

“第二,给我们在开罗、阿尔及尔、孟买的朋友们加钱!告诉他们,德意志帝国支持一切民族自决的正义事业!任何反抗英法殖民暴政的行动,都将获得来自柏林的‘道义’和‘物质’支持!特别是埃及和印度!告诉那位‘卡米勒帕夏’(埃及民族主义者),只要他能在苏伊士运河点把火,柏林就送他一个独立埃及的未来!”

林晓的声音带着煽动性的力量,这是撬动英法殖民帝国根基的杠杆。

“陛下!” 外交大臣齐默尔曼担忧地提醒,“这…这会不会过于刺激英法?而且资助殖民地叛乱,国际观瞻…”

“观瞻?”林晓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齐默尔曼,“当美国人的战列舰开到北海时,谁还在乎‘观瞻’?英法用殖民地的血汗供养战争机器,我们就用他们自己的火药桶炸翻他们!去做!隐秘,高效!钱不是问题!”

他不再理会齐默尔曼,目光投向地图上的巴尔干和东方。

“保加利亚的斐迪南国王和奥斯曼的恩维尔帕夏,有什么新消息?”

“保加利亚方面,”汉斯迅速汇报,“斐迪南国王陛下对我们在萨洛尼卡前线提供的重炮支援表示感谢,但抱怨希腊军队在英法支持下反扑凶猛,他们急需更多的弹药和至少两个师的德军直接支援,才能稳固马其顿战线。”

“另外,他暗示…如果帝国能对罗马尼亚施加更大压力,阻止其可能的参战,他将感激不尽。”

保加利亚这条忠犬,胃口越来越大。

“给!弹药优先供给保加利亚!从西线预备队调拨!至于德军支援…告诉他,凡尔登和康布雷牵制了我们大量兵力,但我会命令马肯森元帅在东线保持高压,让罗马尼亚人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以我的名义,给斐迪南国王送去一套最新式的蔡司炮兵观测镜,告诉他,这是‘鹰眼’对‘雄狮’的敬意!”

林晓深知,此刻必须稳住这个关键盟友。

“奥斯曼帝国方面,” 汉斯继续道,“恩维尔帕夏的密电,加里波利战役已进入白热化。英法联军在苏弗拉湾的新登陆虽被英勇击退,但损失惨重。”

“他特别强调,安扎克军团(澳新军团)的战斗力极为顽强,土军急需补充兵员、药品,尤其是重机枪和速射炮。另外,高加索方向,俄军对埃尔祖鲁姆的攻势越来越猛,他请求我们施压俄国,或者…直接提供军事顾问甚至部队。”

“高加索…” 林晓眉头紧锁。俄国这个泥潭!他立刻想到布列斯特那条还在艰难进行的秘密谈判。

“告诉恩维尔,药品和机枪优先供给!从国内储备和奥匈那边挤!重炮…想办法从缴获的俄军装备里调拨一批给他!至于高加索…给我们在巴库的地下人员加大活动经费!煽动当地穆斯林和亚美尼亚人反抗俄国统治!制造混乱,拖住俄军后腿!同时,命令我们在布列斯特的代表,把‘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作为谈判底线之一!态度要强硬!”

这是对奥斯曼的承诺,也是未来控制里海石油的伏笔。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那片用哈布斯堡双头鹰标记的土地——奥匈帝国。

年轻的卡尔一世…这位刚戴上荆棘王冠的皇帝,才是此刻最不稳定的盟友。

“维也纳方面…” 汉斯的语气带着一丝沉重,“卡尔一世陛下的特使,冯·赫岑多夫元帅…已经秘密抵达柏林。”

“他带来了皇帝陛下的亲笔信…还有…匈牙利议会的最新决议副本。”

“让他进来!” 林晓沉声道,心中警铃大作。

赫岑多夫这个战争狂人亲自来,绝无好事。

片刻,书房门被推开,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岑多夫元帅大步走了进来,军靴踏地铿锵作响。

他身形瘦削,面容冷峻刻板,眼神里带着奥匈帝国总参谋部特有的、近乎偏执的傲慢和深深的疲惫。

他向林晓(威廉)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但姿态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倨傲。

“尊敬的德意志皇帝陛下,” 赫岑多夫的声音干涩而紧绷。

“我奉卡尔一世皇帝陛下的旨意,向您转交亲笔信函,并就帝国面临的…严峻局势,进行紧急磋商。”

他将一个盖着双头鹰火漆印的信封恭敬递上。

林晓接过信,没有立刻拆开,目光如炬地盯着赫岑多夫:“元帅阁下,请直说吧。维也纳到底发生了什么?布达佩斯那些老爷们又闹什么幺蛾子?”

赫岑多夫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显然对德皇如此直白地称呼匈牙利贵族感到不适,但他强压下去:

“陛下明鉴。意大利人背信弃义,在东阿尔卑斯山脉(伊松佐河地区)发动了第六次进攻!尽管我军将士浴血奋战,但损失…极其惨重。”

“蒂罗尔和特伦蒂诺多处险要阵地失守,通往维也纳平原的门户…受到直接威胁!” 他的声音带着屈辱和愤怒。

“同时,” 赫岑多夫语气更加沉重,“俄国布鲁西洛夫将军在加利西亚发起的夏季攻势,如同地狱熔炉!我军防线多处被突破!卢茨克失守!科韦利危在旦夕!整条东线摇摇欲坠!士兵伤亡和被俘人数…已超过五十万!陛下,这已经是一场灾难!”

他几乎是低吼出来,眼中布满血丝,奥匈帝国这台老朽的战争机器,在双线重压下正发出解体的呻吟。

“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赫岑多夫从副官手中接过一份文件,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布达佩斯!匈牙利议会!就在三天前,以蒂萨伯爵为首的那帮人…他们…他们通过了一项决议!” 他将文件拍在林晓面前。

林晓拿起文件,目光扫过,这是一份措辞强硬、充满地方分离主义色彩的决议副本。核心内容直白得刺眼:

匈牙利王国议会决议(节选)

· 鉴于帝国军队(尤指奥匈联合陆军中由维也纳指挥的部分)在意大利和俄国战线灾难性的失败,已严重危及匈牙利本土安全…

· 匈牙利王国将立即中止向帝国联合战争基金提供除法律强制性最低额度外的任何财政拨款!

· 匈牙利王国征召的“匈牙利国防军”部队,未经布达佩斯议会明确授权,不得调离王国本土及周边防御区域!

· 要求帝国政府立即启动对战争指挥体系的全面改革,确保匈牙利王国在军事决策中拥有与其地位相称的、实质性的否决权!

“砰!” 林晓这次直接把那份决议拍在了法金汉面前。

“看看!法金汉!看看我们的盟友在干什么!仗还没打完,他们就要拆伙分行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