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调动和安排,都微小得不值一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时间点,完全符合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需要,就像一颗颗种子,被悄无声息地撒在了汉东这片土地的各个角落。沙瑞金没有给他们任何特殊的指令或承诺,他只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土壤和环境,让他们能够继续成长,保持其可贵的品质和专业能力。他在等待,等待这些种子生根发芽,等待未来某一天,当时机成熟,需要力量的时候,这些分散的、看似微弱的力量,能够被凝聚起来,形成改变局面的关键砝码。
三、 与田国富的有限修复
侯亮平事件,在沙瑞金和田国富之间造成了难以弥补的裂痕。沙瑞金理解田国富作为纪委书记,在那种情况下的选择有其苦衷,但情感上终究难以释怀。然而,政,治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在困境中。沙瑞金主动迈出了修复关系的步伐。
他选择的方式,依然是工作。他多次就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长效机制等问题,主动与田国富交换意见。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试图推动针对某个具体人、具体事的激进调查,而是与田国富探讨如何从制度层面入手,完善监督机制,比如加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范基层微权力的运行等。这些议题,符合田国富的职责,也相对“安全”,不容易直接触动高祁联盟的神经。
一次工作谈话后,沙瑞金看似无意地感叹道:“国富同志,经过这次侯亮平的事情,我反思很多。有时候,欲速则不达。育良同志和同伟同志在汉东工作多年,情况熟悉,经验丰富,很多工作,确实需要依靠他们。我们之前,可能有些急于求成了。”
田国富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沙瑞金的言外之意——这是释放和解与寻求合作的信号。他连忙接口道:“瑞金书记,您能这样想,是从汉东大局出发。我作为,纪,委,书,记,坚决服从省委,的领导。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确实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只要我们方向一致,持之以恒,总能一步步推进。”
沙瑞金点点头,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些:“育良同志和同伟同志赢了这一局,他们在汉东的根基,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深。眼下,维持汉东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关键。但是,”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深邃地看着田国富,“汉东的未来,不能永远是这样。有些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但不能永远掩盖。我们需要有耐心,更需要有长远的准备。”
田国富心中一动,明白了沙瑞金的深层意思。沙瑞金并未放弃他的理想和目标,只是改变了策略,从正面强攻转向了长期布局。他沉吟片刻,郑重地说:“瑞金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纪委的工作,也会更加注重基础,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我们会耐心等待,也会积极准备。”
这次交谈,并未让沙瑞金和田国富恢复到最初的亲密无间,但至少重新建立了一种基于现实认知的工作默契。田国富默许了沙瑞金“播种”的策略,并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一些坚持原则、可能被沙瑞金看中的干部,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保护或不易察觉的支持。这种有限度的联盟,在当前的困境下,对沙瑞金而言,已是弥足珍贵。
四、 伏笔深埋,静待春雷
夜色中的省委大院一号楼,书房灯光长明。沙瑞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灯,心中异常平静。表面的退让与妥协,并未让他感到沮丧,反而让他更加清醒和坚定。他不再追求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是转向了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经营。
他深知,与高育良、祁同伟的较量,是一场持久战。对方的优势在于盘根错节的现实权力网络,而自己的优势,在于位置的正当性、在于北京潜在的支持、更在于时间和人心向背的长期规律。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优势,避开对方的锋芒,悄悄地积蓄力量。
那些被他悄然“播种”下去的年轻干部,就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现在职位不高,力量微弱,但他们代表着一种更加健康、更有活力的政治生态的可能性。沙瑞金要做的,就是保护这种可能性,等待他们成长,等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等待高祁联盟内部矛盾激化,或者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转折。
“播下种子,静待春雷。”沙瑞金喃喃自语。这春雷,或许是北京,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或许是对手自身的错误,或许是某个突发事件的引爆。他无法预知春雷何时会响,但他必须确保,当春雷炸响之时,汉东这片土地上,已经有破土而出的新生力量,能够迎接这场变革的春雨。
这场无声的伏笔,是沙瑞金在经历惨败后,最具远见也最为坚韧的反击。它不张扬,却蕴含着改变未来的巨大能量。汉东的棋局,在经历了中盘激烈的绞杀后,进入了一个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的官子阶段。沙瑞金,这位暂时的失利者,正在用他特有的方式,为最终的胜负,埋下至关重要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