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扩大会议(1 / 2)

省委一号会议室,庄重肃穆得令人窒息。猩红色的地毯吸收了所有的脚步声,只留下空气沉重流动的嘶嘶感。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光可鉴人,映照着天花板中央那盏象征着权力核心的璀璨莲花吊灯,以及围坐在桌旁的一张张或凝重、或严肃、或看不出喜怒的脸庞。这里是汉东省决策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关乎着千万人的命运。而今天,这个心脏似乎被一块冰冷的巨石压住了,每一次搏动都显得异常艰难。

这是一次临时紧急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与会者除了所有省委常委,还包括省人大、政协的主要负责同志,省法院、省检察院两长,以及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深入研究当前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特别是就反贪局侯亮平同志违规办案事件进行通报和讨论,部署下一步工作。

明眼人都清楚,这绝非一次寻常的“研究”和“讨论”,而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针对侯亮平及其背后力量的公开审判,是汉东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逆转后的权力确认仪式。会议室的氛围,在会议尚未开始前,就已经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提前到场的领导们,很少有交头接耳的现象,大多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看着面前那份由省委办公厅提前准备的、内容详实却导向明确的会议材料,或者低头啜饮着杯中的茶水,眼神回避着不必要的接触。

沙瑞金最后一个走进会议室,他的步伐依旧沉稳,脸上看不出太多的表情,但细心的人能发现,他的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难以化开的疲惫,眼角的皱纹似乎也比往日更深了一些。他在椭圆桌顶端的正中位置坐下,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与几个投向他的眼神短暂接触,得到的回应多是迅速而礼貌的回避。一种无形的孤立感,如同冰冷的雾气,开始在他周围弥漫开来。他知道,今天这场会议,将是他来到汉东后,面临的最严峻的一场硬仗,而且,他手中的牌已经所剩无几。

“同志们,现在开会。”沙瑞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也拉开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序幕。他首先强调了会议的重要性,要求大家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的极端重要性,然后便按照会议议程,请省委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同志通报侯亮平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初步调查意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高育良身上。

高育良不慌不忙地扶了扶身前的麦克风,又轻轻整理了一特有的沉稳和条理。他先是环视了一圈,目光在与会的政法系统干部脸上特意多停留了片刻,仿佛在无声地强调着政法委的权威,然后才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些许汉东口音但清晰有力的普通话开始发言。

“瑞金书记,国富同志,各位常委,同志们。”高育良的开场白一如既往的严谨,“根据省委和瑞金书记的指示,政法委就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同志在调查山水集团案件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核实和了解。报,并谈几点我们政法委的初步看法和建议。”

他的语气平静,但用词却极为考究,直接给事件定性为“严重违规违纪”。接着,他开始“系统阐述事件经过和严重性”。他没有使用任何情绪化的词语,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语气,将侯亮平如何急于求成,如何在对刘庆祝的审讯中,从正常的政策攻心,逐步升级到情绪失控,最后公然以调查其在国外留学的儿子相威胁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细节清晰地叙述了一遍。他特别强调了在场多名干警的证言,尤其是郭自刚同志的当场制止和事后报告,以及审讯室录音录像资料的客观存在。

“同志们,”高育良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沉痛的表情,“事情的发生,令人痛心,更令人震惊!侯亮平同志是北京派来的干部,是带着重要任务来的,省委,特别是瑞金书记,对他给予了高度的信任和巨大的支持。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支持不能掩盖问题!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侯亮平同志在这次审讯中的言行,已经严重背离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反贪局局长最基本的党性原则和职业操守!”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让话语的分量充分沉淀在与会者的心中,然后话锋一转,变得愈发犀利:“这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一件可以轻描淡写、内部处理就可以的普通违纪!它的性质是极其恶劣的!第一,它严重违反了《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多项法律法规,是典型的程序违法,是对法治精神的公然践踏!第二,它严重损害了涉案人的合法权益,这种搞封建式‘株连’、威胁家属的作风,与我们党提倡的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的要求背道而驰,影响极坏!第三,它严重玷污了我们汉东省政法队伍的形象!我们汉东的政法队伍,在省委的领导下,经过多年努力,刚刚有了一点起色,现在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可能再次被抹黑,这个责任,谁来负?第四,这也是最关键的,它反映出我们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和对法律缺乏最起码的敬畏之心!这种思想根源不挖掉,今天出的是侯亮平,明天就可能出王亮平、李亮平!”

高育良的发言,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从事件本身上升到法治原则,再从队伍形象深入思想根源,每一记都重若千钧,打在要害上。他引经据典,时而引用法律条文,时而谈及中央精神,将侯亮平的“错误”与破坏汉东政治生态、阻碍汉东法治进步直接挂钩。他的发言,与其说是情况通报,不如说是一篇战斗力极强的批判檄文,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为侯亮平辩解的空间。

沙瑞金面无表情地听着,手中的笔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划动着,留下一些杂乱无章的线条。他能感觉到,会场里的气氛正在高育良的引导下,一步步走向对侯亮平不利的方向。许多原本可能持中立态度的干部,在高育良这番“义正辞严”的论述下,也不自觉地开始点头,流露出对侯亮平行为的不满和对高育良观点的认同。

高育良发言结束后,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沙瑞金知道,自己必须发言,必须试图控制一下方向,哪怕效果甚微。他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道:“育良同志的情况通报很详细,政法委的看法也很明确。侯亮平同志的问题,性质确实严重,教训深刻。省委决定暂停其职务,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接下来,我们要本着对同志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依纪依法、稳妥地处理好后续事宜。一方面要严肃纪律,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扩大化,更要确保全省反腐倡廉工作的大局不受影响,特别是那些正在进行的、合规合法的调查工作,不能因此停滞……”

沙瑞金试图将话题引向“稳妥处理”和“大局稳定”,试图为侯亮平争取一个相对体面的退场方式,也试图保住汉东反腐工作的大局。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个声音就响了起来,打断了他试图营造的“缓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