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往事的真相(1 / 2)

压抑的天色灰白,远山朦胧,似是罩在雾霭中。风过时,枯叶在地上乱飞,发出细微的轻响。

细雨缓慢落下,敲在瓦石、残荷、地面上。

“辨玉,取笔墨来。”裴织阑将书卷搁置在小几上,端起热茶喝了一口。

辨玉手中装着栗子的油纸袋放在一旁,而后起身走向内室。

雨水顺着屋檐滴下,落成一道雨幕。茶杯被裴织阑托在掌心,她望向模糊的亭台楼阁。

辨玉轻手轻脚的摆好笔墨和纸张,继续坐下吃板栗:“小姐,下雨了。影玖好像没有带伞,要奴婢去给接她吗?”

“去吧。”嘀嗒的声音响在裴织阑的耳边,她提笔在白纸上写下的,是那日长公主邀请她在酒楼吃饭一事。是她在永昌伯府遇刺,是她被下毒。

没有确切的时间和人物,只有大概的脉络。

辨玉去取了伞,撑伞走进雨中,往院外而去。

顾叙棠在定远侯府的亭中静坐了一会,见天色似要下雨,便也也不耽搁。

“母亲尝尝,织阑的手艺倒是越发的好了。”她提着食盒去见了定远侯夫人,笑着将糕点奉上。

顾叙棠在另一侧坐下,往定远侯夫人那边凑了凑:“因着坊间近日流言纷纷,儿媳这两日闲着听了几耳朵旧事。既说起平王殿下,难免提及长公主。儿媳心里好奇得紧,这不就来问问母亲这两人之间的内情。”

“当年长公主尚且只是郡主,先皇后还是太子妃。长公主倒是常往宫里跑,在宫里的名声也是颇好的。”定远侯夫人捻起一块凉糕,咽下一小口后缓缓说着。

她屏退左右,压低了些声音:“既然你问起,我就说给你听。”

当年谢却陵是先皇最小的皇子,在宫里设立的学堂里上学。他的母妃早逝,而他向来勤勉,在先皇心中挣了一席之地。

在一次考试时,坐在他邻座的人突然指着他的案几下方,说他作弊。

谢却陵的案几缝隙中,藏着一张写满了细密小字绢帛,上面是考题的答案要点。

负责监考的翰林学士眉头皱得极深,看向百口莫辩的谢却陵。

气氛一时间紧张起来,就在谢却陵要被定罪时,嘉宁郡主从学堂路过。

“这是怎么了?”她的目光扫过谢却陵和证据,最后停在翰林学士的脸上。

翰林学士面色不虞,简要陈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嘉宁郡主转而看向指证谢却陵的人:“你可曾亲眼看到他偷看了这绢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