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往事的真相(2 / 2)

“倒是不曾亲眼看见,但这个东西就在他那里......”那个人被郡主看得有些心虚,磕磕绊绊的回话。

郡主将视线望回翰林学士身上:“既未亲眼所见,单凭此物在他案下便断定他作弊,是否过于武断?若我将这东西放在你案下,再说你作弊,你可会认下这桩罪名?”

翰林学士默了片刻,终究没有给谢却陵定下罪,最后不了了之。

“在事发前一日,先皇后身边的心腹宫女无意间路过御花园,见到沈持静和指证王爷的那个人低声交谈。”定远侯府夫人边说着,边端起茶盏吹着热气。

顾叙棠吃着凉糕,听得入迷:“也就是说,这一场作弊的事情,很有可能是长公主在背后做推手?”

“是这么个事。那件事情之后,她公正的名声传出去,先皇对她便另眼相待。而且,跟王爷结了个善缘,当时王爷虽然年龄尚小,但依稀可见长大后的容貌不会差。”定远侯夫人喝下一口茶水,望了眼窗外的雨水后收回视线。

雨丝渐小,凉意却透过窗缝钻进来。

顾叙棠打了个冷颤,伸手拿起一把瓜子:“心思真多,弯弯绕绕的也不嫌麻烦。”

“曲折的事情是王爷十五岁那年,先皇有意让王爷提前随朝观政。但是言官弹劾王爷手段过于仁慈,这事便搁置了。直到当时的嘉宁郡主入宫面圣之后,圣旨顺利下达。”定远侯夫人放下茶杯,也咔嚓咔嚓嗑起瓜子。

顾叙棠嗑瓜子的动作停住,她端起自己的茶水喝了口:“照这么说,长公主对王爷确实有恩。”

当时十五岁的谢却陵品行端方,先皇曾当着几位近臣的面赞他。说他性子沉静,行事有度,颇有仁君之风。

这个夸奖才出现没两日,说谢却陵聪慧归聪慧但性子太弱的流言悄然蔓延。

又过了一两日,几位御史的奏折摆上了先皇的御案。内容无非是说,观政接触实务涉及国计民生,过于心慈手软恐非社稷之福。陛下爱惜皇子,但磨砺几年或许更加稳妥。

“但是,其中有位牵头的御史,跟嘉宁郡主母家那边是拐着弯的亲戚。若非我与那位御史夫人是好友,难以知晓。”侯夫人伸出食指轻轻戳了一下顾叙棠的额头。

顾叙棠捂着并不痛的额头,望着侯夫人眨巴眨巴眼睛:“所以,其实这件事情也有可能是长公主在背后搞事情?”

“再跟你讲个隐秘的事情,十六岁的王爷已有翩翩君子的模样,长公主曾将王爷诱骗至冷宫。先皇后身边的那位宫女发现,引着当时是继后的太后路过。原本要救王爷的人,从长公主变成了太后。”侯夫人手肘搁在桌案上,重新剥瓜子。

顾叙棠的背脊发凉,她捧着热茶:“长公主在王爷面前当好人,实际都是她一手主导。这心机未免也太深沉了,真吓人。我若是王爷,估计对长公主感恩戴德。”

“最吓人的是桩桩件件都没有铁证。纵使现在查起来,那么久远的事情,也不过是只言片语。”侯夫人的语气轻缓,边说着边拿起绢帕擦拭指尖。

她见顾叙棠被吓到,顿了顿后出言安慰:“咱们定远侯府没这些勾心斗角,织阑那孩子也是个可以深交的。你遇事,多问问我与她便是了。”

窗外的雨不知不觉间已经停下,树叶上挂着水珠,不时滴在地上。

地面的积水倒映着天光,屋檐落下的水滴在水洼里荡出一圈一圈的涟漪。

“嗯,婆母说的对。我去跟阿阑说说这些事,她还等着呢!”顾叙棠点头应着侯夫人,起身福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