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9章 第9集:寒温之证

第9章 第9集:寒温之证(1 / 2)

第9集:寒温之证

晨露还凝在药圃的草叶上时,轩辕已背着药篓站在岐伯的茅屋外。竹门“吱呀”一声开了,岐伯手里正攥着几片刚采的紫苏叶,见他来,便扬了扬眉:“来得巧,昨夜那场山风,怕是要带些邪祟下来。”

轩辕低头看了看篓里的药材——前几日刚晒好的麻黄与桂枝还带着草木的清香,他昨夜翻检药石时便觉心神不宁,此刻听岐伯一说,心沉了沉:“是觉得夜里风里带着寒气,白日里日头又毒,怕族人受不住这冷热相激。”

话音未落,远处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跌跌撞撞地跑来,麻布裙摆上沾着草屑,脸上挂着泪:“岐伯先生!轩辕大哥!我阿爹他……他突然浑身发烫,说胡话呢!”

少女是部落里鞣制皮革的阿正家的囡囡,名叫阿禾。轩辕与岐伯对视一眼,二话不说便跟着她往部落东头跑。阿正家的土屋低矮,刚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浓重的汗味,混着草药燃烧的焦气——阿禾的娘正蹲在墙角,往陶盆里添着艾叶,烟气缭绕中,她的脸被熏得通红,见人来,忙起身抹了把泪:“先生快看看,他下工回来还好好的,后半夜突然就烧起来了,盖了三床兽皮还喊冷!”

轩辕走到榻边,阿正正蜷缩在草席上,牙关咬得咯咯响,额头上却滚烫。他伸手按在阿正手腕内侧,指尖下的脉跳得又快又急,像被风吹得乱晃的火苗,每一次搏动都带着股躁烈的劲儿。“脉洪数,”他轻声道,抬头看向岐伯,“呼吸也粗,胸口起伏得厉害。”

岐伯俯身,用手背碰了碰阿正的额头,又掀开他眼皮看了看,眼底泛着不正常的红。“张嘴看看。”他说着,轻轻掰开阿正的嘴,舌苔黄得像被太阳晒焦的草叶,舌尖更是红得发亮。“渴吗?”他问阿正,对方迷迷糊糊哼了一声,喉咙里发出干哑的响动。

“这是……阳盛?”轩辕想起前日与岐伯论阴阳时说的,阳主热,阴主寒,阳盛过了头,怕是就成了这般烈火焚身的模样。

岐伯点了点头,起身往外走:“去看看西边的石大叔。方才路过他家,见他儿媳在门口哭,说石大叔也病了,症状却不一样。”

石大叔家离得不远,刚到院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压抑的咳嗽声。石大叔的儿子石勇迎出来,一脸愁容:“先生,我爹这两日总说冷,穿了厚衣也没用,还老咳嗽,痰是白的,稀得像水。”

进了屋,石大叔正靠在土墙上,裹着厚厚的兽皮,嘴唇乌青,说话时带着气不够用的喘息。轩辕上前诊脉,这次的脉却沉缓得很,像被冻住的溪水,搏动微弱,按下去半天才能感觉到一次。他摸了摸石大叔的手,冰凉冰凉的,连指甲盖都透着青紫色。

“这……”轩辕皱起眉,“与阿正那脉全然不同,倒像是……阴盛?”

岐伯摸了摸石大叔的胸口,又听了听他的呼吸,声音又低又沉。“你看他舌苔,”岐伯示意轩辕,石大叔的舌苔白腻,像蒙上了一层霜。“问他渴不渴,他定说不渴,就算喝,也喜热饮。”

石勇在一旁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我端水给他,他只抿两口热的,凉一点都不碰,说喝了更冷。”

走出石大叔家,日头已经升得很高,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可轩辕心里却清明得很。他站在两家之间的土路上,望着东边阿正家的方向,又看看西边石大叔家,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这便是‘阳盛则热,阴盛则寒’?”他转向岐伯,眼里闪着亮光,“阿正那是阳太多了,火太旺,所以热得厉害,渴得厉害;石大叔是阴太多了,寒气太重,所以冷得发抖,痰也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