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53章 五行针穴,对应取穴

第53章 五行针穴,对应取穴(2 / 2)

找到木穴与火穴,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轩辕的劲头更足了,他带着弟子们,对照经络图,结合五行特性,开始系统寻找脾经的土穴、肺经的金穴、肾经的水穴。

寻找脾经的土穴时,他们费了些周折。脾属土,主运化,与饮食消化息息相关。轩辕推测,脾经的要穴或许在足部,因为“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他让一位常年消化不良、食后腹胀的老妪伸出脚,仔细按压大趾内侧。

当按到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的凹陷处时,老妪说有股暖流顺着小腿往上走,直达腹部,原本胀硬的肚子好像软了些。轩辕想起“太”有大之意,“白”对应土色(黄色在五色中属土,而此处皮肤相对浅淡,古人或以“白”代指土之沉稳),便将这穴位命名为“太白”,标注“土穴,健脾和胃”。

为了验证,他又让老妪连续三日来医庐,每日按揉太白穴一刻钟,同时配合食用小米粥。三日后,老妪笑盈盈地说:“先生,我现在吃饭香了,肚子也不胀了,昨晚还多吃了半碗粥呢!”

接下来是肺经的金穴。肺属金,主气司呼吸,轩辕推测其要穴可能在腕部,因为肺经“下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寸口正是腕部动脉处。他找到一位常年咳嗽、痰多的猎户,按压其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的凹陷。

刚按下去,猎户就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几口浓痰后,却长长舒了口气:“舒服!胸口好像不那么堵了,呼吸都顺了!”轩辕想起“太”有大之意,“渊”为深潭,肺如深渊,藏气其中,便命名为“太渊”,记为“金穴,润肺止咳,调畅气机”。

最后是肾经的水穴。肾属水,主藏精,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轩辕便将目光投向足心。他让一位常年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的老者脱下鞋,用拇指按揉其足心凹陷处。

老者起初没什么感觉,按了片刻,一股温热感从足心蔓延至腰部,他忍不住感叹:“暖和!腰里像揣了个小暖炉,舒服得很!”轩辕想起“太”有大之意,“溪”为溪流,肾属水,如溪涧源源不断,便命名为“太溪”,定为“水穴,补肾益精,温养腰膝”。

五穴找到,轩辕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带着弟子们,在医庐后的空地上摆开几张案几,将经络图铺展在最中央,旁边放着分别标注“木、火、土、金、水”的陶罐,每个陶罐里都插着几根打磨光滑的骨针——这是他们仿照砭石针,用兽骨精心制作的,比石针更轻便,也更不易损伤皮肤。

“太冲属木,对应肝经,能疏肝解郁;少府属火,对应心经,能清心泻火;太白属土,对应脾经,能健脾和胃;太渊属金,对应肺经,能润肺止咳;太溪属水,对应肾经,能补肾益精。”轩辕指着图上的五个穴位,声音沉稳而有力,“这五穴,便是五行在经络上的枢纽,如同五方的关隘,守住它们,就能调畅五脏之气。”

雷公捧着记录的竹简,兴奋地说:“先生,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骨针针刺这些穴位,代替部分草药?”

轩辕点头,目光却带着郑重:“针刺之法,看似简单,实则凶险。力道大小、刺入深浅,都有讲究。刺浅了,气不达;刺深了,恐伤脏腑。今日,我们先从最安全的太冲穴练起。”

他取过一根骨针,示范持针之法:“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捏住针尾,针尖要稳,如箭在弦上,不偏不倚。”说着,他在事先准备好的沙袋上练习刺入,骨针稳稳地扎入沙袋,深度恰到好处。

弟子们轮流上前练习,有的紧张得手发抖,骨针扎得歪歪扭扭;有的用力过猛,针身都快没入沙袋;还有的力度太轻,针尖刚碰到沙袋就歪了。轩辕一一纠正,耐心讲解:“刺太冲穴,需斜刺,角度与皮肤成四十五度,深度约半寸,太深恐伤骨,太浅则无效。”

练习了整整一日,弟子们才渐渐掌握了持针和刺入的要领。傍晚时分,那位曾被头痛折磨的妇人又来医庐,说下午头又有些隐隐作痛。轩辕看她神色,知是肝气又有些郁结,便对雷公说:“你来试试,用骨针刺太冲穴。”

雷公顿时紧张起来,手心都冒出了汗。他深吸一口气,按照轩辕教的方法,先找准太冲穴的位置,用酒精棉擦拭消毒(这是从西陲学来的消毒法),然后持针、瞄准、刺入。骨针稳稳地扎入穴位,深度刚好。

他按照轩辕的嘱咐,轻轻捻转针尾。妇人起初有些紧张,片刻后,便说那种熟悉的酸胀感又出现了,顺着足背向上蔓延。雷公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留针片刻后,缓缓将针拔出。

“不疼了!”妇人活动了一下脖子,惊喜地说,“比上次按压效果还好,头清清爽爽的!”

雷公长舒一口气,额上的汗都流了下来,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其他弟子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眼中满是对针术的好奇与向往。

轩辕看着这一幕,心中暖意涌动。他想起初学时,自己也曾因找不到穴位而懊恼,因担心刺伤患者而忐忑,如今弟子们也正走着这条探索之路。医道漫漫,能有这些年轻的身影相伴,将这针穴之法传承下去,便是最大的幸事。

追风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用脑袋蹭了蹭轩辕的手背,仿佛在为他鼓劲。轩辕抚摸着它的头,目光再次投向那张经络图。图上的五个穴位,像五颗明亮的星辰,点缀在纵横交错的经络之间,而在它们之外,还有更多的穴位等待被发现,更多的医理等待被探索。

“针走五行,效如桴鼓。”他轻声道,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但这只是开始,人体的奥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邃。”

夜幕渐深,医庐的灯火却依旧明亮。轩辕坐在案前,借着灯光,在经络图上细细勾勒,他要将今日的发现与感悟一一记下,为这五行针穴的传承,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而在他身旁,弟子们还在低声讨论着白天的练习,偶尔传来几声欢笑,那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医道未来的憧憬。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