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53章 五行针穴,对应取穴

第53章 五行针穴,对应取穴(1 / 2)

第53章:五行针穴,对应取穴

晨曦刚漫过岐下医庐的窗棂,轩辕已俯在案前,指尖抚过那张绘了一半的经络图。图上用朱砂勾出的线条弯弯曲曲,像山间游走的溪流,又似原野上蜿蜒的小径——那是他这些年随岐伯学习、又经周游验证后,初步勾勒出的人体经络走向。追风趴在案旁,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偶尔抬头看一眼主人专注的侧脸,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呼噜声。

“师父说,经络如江河,穴位便是沿岸的渡口。”轩辕喃喃自语,伸手取过炭笔,在图上肝经的位置停顿。昨日与岐伯论及五行配属脏腑,肝属木的道理已明了,可这无形的经络与有形的穴位,又该如何与五行对应?他想起东行时见过的渔人,因常年弯腰拉网,常说两肋发胀、眼睛发花,岐伯曾说这是肝气不舒所致,若能找到肝经上的关键穴位施针,或许比单靠草药更便捷。

正思忖间,门外传来脚步声,弟子雷公捧着一卷竹简进来,额上还带着薄汗:“先生,这是昨日整理的北方医案,其中几例头痛患者,当地医者都提到按压手腕内侧能缓解。”

轩辕接过竹简,快速浏览。只见上面记着:“某妇,头痛如裂,按腕间动脉旁,痛减;某叟,偏头痛,按压耳后凹陷处,片刻即舒。”他眼前一亮,猛地站起身,案上的炭笔都被带得滚落:“动脉旁、耳后……这些或许就是穴位!”

雷公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随即也兴奋起来:“先生是说,不同的病,对应不同的穴位?”

“不止如此。”轩辕快步走到经络图前,指着肝经的走向,“肝属木,主疏泄,若肝气郁结,便如草木被缚,难展枝叶。昨日师父讲五行,木、火、土、金、水各有其性,穴位想必也有五行之别,若能找到肝经上属‘木’的穴位,治肝气不舒之症,定能事半功倍。”

他转身向外走去,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急切:“走,去看看部落里那位常说两肋胀痛的大叔。”

来到部落东头的木屋,那位姓姜的大叔正坐在门槛上叹气,一手按着右侧肋骨,眉头皱得像团拧在一起的麻绳。见轩辕进来,他勉强挤出个笑容:“轩辕先生来了?唉,这肋叉子又开始疼,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眼睛也干涩得厉害。”

轩辕在他对面坐下,先仔细询问了症状,又看了看他的舌苔,指尖搭在他的腕脉上——脉弦而紧,正是肝气郁结之象。他轻声道:“姜大叔,我想在你脚上试试按压几个地方,或许能缓解些。”

姜大叔虽有些疑虑,但对轩辕向来信任,当即点头:“先生尽管试,再疼也比这日夜难受强。”

轩辕褪去姜大叔的草鞋,目光落在他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的凹陷处。昨日翻阅岐伯所传的古卷残篇,曾见“太冲”二字,说其“在足背,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当时不解其意,此刻对照,竟与眼前的位置分毫不差。他想起木性条达,太冲二字有“冲决郁结”之意,莫非这就是肝经的木穴?

他用拇指轻轻按住那个凹陷,缓缓加力。起初姜大叔没什么感觉,可随着力度渐增,一股酸胀感顺着足背向上蔓延,直抵两肋,他忍不住“嘶”了一声:“先生,这里……又酸又胀,肋下好像被什么东西顶了一下!”

“忍着些。”轩辕一边稳住力道,一边观察他的神色,“酸胀是正常的,说明气通了。”他按揉片刻,又缓缓松开。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姜大叔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他活动了一下肩膀,惊喜道:“奇了!肋下的胀痛减轻了大半,眼睛也好像没那么干了!”

站在一旁的雷公看得目瞪口呆,喃喃道:“就按这么一下,比喝好几副药都快?”

轩辕心中却是波涛翻涌。他扶起姜大叔,又细细询问了感受,确认胀痛确实缓解,才带着雷公回到医庐。刚进门,他就抓起炭笔,在经络图上肝经的足背位置,重重画了个圆点,旁边写上“太冲——木穴,疏肝解郁”。

“先生,这太冲穴真的属木?”雷公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

“八九不离十。”轩辕点头,语气却带着审慎,“但还需验证。你去把部落里那些常发怒、头痛的人都请来,我要再试试。”

接下来的几日,医庐里格外热闹。被请来的人里,有因琐事与邻人争吵后头痛欲裂的妇人,有狩猎不顺、憋了一肚子火导致胸闷的青年,还有常年熬夜看顾牲畜、眼睛发红的老者。轩辕一一为他们按压太冲穴,大多人都反馈酸胀过后,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其中最明显的是那个头痛的妇人。她本是急性子,前几日与妯娌争了几句,气得头痛如劈,吃了两副草药也不见好。轩辕按揉太冲穴时,她疼得直咧嘴,说酸胀感都冲到头顶了,可松开后没多久,她就捂着额头,一脸不可思议:“头不疼了!真的不疼了!刚才还像有斧头在劈,现在……就像乌云散了似的!”

看着众人舒展的眉头,轩辕却没有停下脚步。他想起五行中的心属火,便开始寻找心经的火穴。根据古卷残篇的零星记载,他将目光投向手掌。心经起于心中,向下过膈,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上挟咽喉,连目系,另一分支从心直出,上行至肺,再向下出于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如此推算,穴位应在手掌或前臂。

他让一位时常心悸、手心发热的少年伸出手,按揉其手掌内侧,当拇指按到第四、五掌骨之间,靠近小指端的位置时,少年猛地一颤:“先生,这里好麻!像有小虫子在爬,顺着胳膊往上走!”

轩辕心中一动,这处穴位在古卷中似有记载,名为“少府”。“少”有微小之意,“府”为聚集之所,心为火脏,少府或许就是心经的火穴。他持续按揉片刻,少年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说胸口的闷热感消散了不少。

“记下来。”轩辕对雷公道,“少府——火穴,清心泻火,治心悸、手心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