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14章 尘缘未了,步履相随

第414章 尘缘未了,步履相随(2 / 2)

母亲接过暖炉,指尖触到晚晴的手,忽然握住了,像抓住根救命稻草:“丫头,谢谢你。”

晚晴的眼圈红了,往灶里添了块柴:“婶,您别这么说。林大哥说您爱吃糖包,我发了面,等会儿蒸上。”

晚饭时,母亲喝了小半碗鸡汤,吃了半个糖包。晚晴把糖包的糖汁往她碗里拨了拨,笑着说:“婶,多吃点,这糖是我娘新熬的,甜得很。”

母亲的嘴角牵了牵,忽然说:“你爹也爱吃甜的,却总说‘给你娘留着’,结果每次都偷偷舔糖渣,被我撞见了还嘴硬。”

林骁和晚晴对视一眼,都没说话,只是往母亲碗里夹菜。灶膛里的火“噼啪”响,映得墙上父母的合照泛着暖光——那是他们五十岁时拍的,父亲穿着新做的中山装,母亲梳着齐耳短发,两人的肩膀挨得紧紧的,笑得像个孩子。

夜里,林骁被隔壁的动静惊醒。他披衣过去,见母亲坐在炕沿,手里攥着父亲的枕头,正往上面缝布偶,线却总穿不进针眼,急得直抹泪。“我梦见你爹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说冷,要我给他缝个布偶暖手。”

林骁走过去,帮她穿好线,看着她一针一线地缝,针脚歪歪扭扭,却异常用力。“娘,您睡会儿吧,天亮了我再给爹烧个布偶送去。”

母亲摇摇头,把脸贴在枕头上,那里还留着父亲的气息,淡淡的烟草味混着皂角香。“他怕黑,我得陪着。”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年轻时他总说‘有你在,再黑的夜都不怕’,现在……我也得让他知道,我在呢。”

林骁坐在炕边,看着母亲渐渐睡去,手里还攥着没缝完的布偶。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她花白的发上洒下片银辉,像层温柔的纱。他忽然明白,母亲说的“修”,从来不是修补布偶,而是修补自己心里的缺口——父亲走了,她就把思念缝进布偶,把牵挂系在针脚,让那些无处安放的爱,有个落脚的地方。

第二日清晨,晚晴来送早饭,见母亲正坐在廊下晒父亲的旧衣裳,一件一件抖开,用手抚平褶皱,像在跟它们说话。“这件是他成亲时穿的,”她拿起件洗得发白的长衫,“袖口磨破了,我补了三次,他还舍不得扔。”

晚晴蹲在她身边,帮着叠衣裳:“婶,我娘说,人走了,念想不能走。这些衣裳留着,就像阿叔还在。”

母亲笑了,眼角的泪却掉了下来,砸在长衫的补丁上,洇开一小片湿痕。“是啊,他还在呢。”她望着院角的石磨,“你看那石磨,他昨天还帮我推了两圈,说‘豆子磨细点,你爱喝’。”

林骁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父亲从未离开。他在母亲的念叨里,在磨盘的转动里,在那件带着补丁的长衫里,在每一个被阳光晒暖的清晨里。而母亲要做的,就是守着这些念想,慢慢走,就像父亲还在身边,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步,把剩下的路走成相伴的模样。

傍晚时,母亲说想给父亲烧点纸钱。林骁和晚晴陪着她,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下点了火。纸灰在风里打着旋,像只只白色的蝴蝶。母亲往火里扔了张纸条,是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的:“等我,一起走。”

火光映着她的脸,平静得像面湖水。林骁忽然懂得,所谓“一起走”,从来不是指同赴黄泉,而是指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牵挂,那些融在岁月里的相伴,会像这纸灰一样,跨越生死,缠绕成结,让两个相爱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像从未分开。

晚风吹过,老槐树的枝条轻轻摇晃,像在应和。林骁扶着母亲往回走,晚晴跟在旁边,手里拎着没烧完的纸钱。三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紧紧挨在一起,像幅被时光温柔包裹的画。

灶房里,鸡汤还温着,糖包的甜香漫出来,混着纸钱的烟火气,在屋里久久不散。林骁知道,母亲的路还长,但她不会孤单,因为父亲的爱,早已像这灶火,在她心里燃成了永不熄灭的暖,陪着她,慢慢走,等着那一句“一起走”的约定,在岁月的尽头,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