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老物件与慢时光(2 / 2)

“那是,您教的。”林骁笑着扶他,“明儿咱就磨豆浆。”

晚饭时,父亲的胃口好了些,喝了小半碗粥,还吃了块山药。饭后他没像往常那样早早去睡,而是坐在灯下,借着光用布一点点擦那把老刨子。锈迹被擦掉,露出里面暗红的木头纹理,竟还透着温润的光。

林骁端着洗脚水进来时,看见母亲站在父亲身后,给他轻轻捶背。昏黄的灯光落在他们身上,像一层薄纱,把岁月的褶皱都柔化了。

“阿骁,”父亲头也没回,指着桌上的蝈蝈笼,“这个……你会编不?当年我教过你的。”

林骁放下水盆,拿起竹条试了试,指尖有些生涩:“忘得差不多了,您再教教我?”

父亲眼睛一亮,放下刨子,接过竹条,尽管手指抖得厉害,动作却格外认真:“看好了,先编底座,要留三个空……”

母亲搬了个小凳坐下,手里拿着针线,一边缝补林骁磨破的袖口,一边听着父子俩说话。窗外的虫鸣此起彼伏,屋里的灯光昏昏黄黄,石磨在院角沉默着,像在守护着这满室的烟火气。

林骁忽然懂了,父母说的“修”,从来不是跟岁月较劲。父亲想修刨子,不是要重操旧业,而是想抓住年轻时的手艺;母亲总把旧衣裳补了又补,不是舍不得新布料,而是想留住那些穿旧了的时光。他们老了,就像这石磨,齿纹磨平了,转不动了,却需要子女像打磨磨盘那样,用耐心和时间,一点点找回那些藏在纹路里的故事。

“爹,”林骁跟着父亲的样子编着蝈蝈笼,忽然说,“等过些日子,咱把西厢房的窗棂也修修吧,风一吹总响。”

父亲点头:“好,再给你娘做个窗台板,她总说窗台太窄,放不了花盆。”

母亲笑着插嘴:“就你们爷俩忙,我看啊,修不修都行,一家人在一块儿,比啥都强。”

林骁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母亲鬓边的白发,心里忽然踏实下来。是啊,父母会老,就像老物件会旧,但只要愿意花时间陪着,慢慢修,慢慢补,那些老去的时光就永远鲜活。就像这石磨,磨了几十年豆浆,只要还能转,就总有新的香气,混着旧的回忆,在烟火里慢慢升腾。

夜渐深,蝈蝈笼的骨架渐渐成形。父亲打了个哈欠,林骁扶他上床休息,替他掖好被角时,发现他手里还攥着那把老刨子,像握着个宝贝。

“明儿……教我打板凳。”父亲喃喃道,眼睛已经闭上了。

“嗯,教我。”林骁轻声应着,替他把刨子放在床头。

走出房间,见母亲还在灯下缝补,竹筐里放着他小时候穿的虎头鞋,鞋底都磨平了,她却还在往上面绣着小花。

“娘,早点睡吧。”

“就好,”母亲抬头笑了笑,“把这朵花绣完,给你未来的孩子留着。”

林骁的心猛地一软,原来母亲也在“修”,修的是对未来的盼头。

他走到院角,摸了摸微凉的石磨,月光洒在新磨的齿纹上,泛着淡淡的光。远处传来几声狗吠,近处的虫鸣依旧热闹。他想,日子就该这样,慢慢来,慢慢修,父母老了,他就当他们的拐棍和刨子,陪着他们把剩下的时光,磨成最香最甜的豆浆。

至于时间,他有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