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梅荫承绪(1 / 2)

诗曰

竹院深深草木长,残碑犹带旧风霜。

剑埋尘底声仍在,梅落阶前影未凉。

后辈已知先辈事,新枝更续旧枝芳。

人间自有传灯者,不使清风断客肠。

一、新燕

星历90年的清明,细雨如丝,打湿了竹院的青瓦。林砚之撑着油纸伞,站在“林府”匾额下,看着门楣上新生的青苔——四年了,这处老宅在他的打理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只是檐角的铜铃换了新的,风吹过时,响声比记忆里脆些。

他身后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是苏瑶的曾孙女苏念,手里捧着束星蓝花,花瓣上沾着雨珠,像刚从院里采的。“小砚叔叔,太爷爷的坟在哪?”小姑娘仰着脸问,辫子上的红绳晃得人眼晕,像极了当年苏瑶小时候的模样。

林砚之牵着她的手往里走,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倒映着两人的影子。院角的梅树又粗了些,枝桠伸向天空,像位弯腰迎客的老者。树下的两座土丘紧紧挨着,左边是林骁,右边是苏约,坟前的青石碑被风雨磨得更润了,上面的梅花刻痕里,生了几丛细小的青草。

“就在这儿。”林砚之蹲下身,帮苏念把星蓝花摆在碑前。花束刚放下,就有两只蓝凤蝶从竹篱外飞来,停在花瓣上,翅上的花纹在雨雾里闪着光。苏念拍手笑:“太爷爷太奶奶来看我们了!”

林砚之望着蝴蝶,忽然想起祖父毅儿临终前的话:“竹院的蝴蝶通人性,是你太爷爷太奶奶变的,来看护院子呢。”那时他只当是老人的念想,此刻却觉得,这两只蝴蝶的翅尖,仿佛沾着林骁烟袋杆的梅香,沾着苏约围裙上的面粉。

二、旧物

午后雨歇,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堂屋的条案上。林砚之打开樟木箱,里面的旧物被他整理得整整齐齐:林骁的烟袋杆靠在角落,铜锅上的包浆亮得像玉;苏约的针线笸箩摆在中间,顶针上的小坑依然清晰;还有那把老剑,去年他请工匠修复了剑鞘,“守”字重新填了金,看着比当年还精神。

“这是什么?”苏念从箱底翻出个布偶,肚子上的星蓝花布有些褪色,一只眼睛的黑纽扣松了线,晃悠悠地垂着。林砚之接过布偶,指尖拂过粗糙的针脚——是林骁晚年缝的,针脚歪得像小蛇,却比任何精致的玩具都让人动容。

“是你太奶奶做的布偶。”他给小姑娘讲起往事,“当年你太爷爷总把纽扣缝歪,太奶奶就笑他‘握剑的手,做不了细活’,结果夜里偷偷拆了重缝。后来太奶奶走了,太爷爷就自己缝,缝得不好,却天天揣在怀里。”

苏念抱着布偶,手指摸着松动的纽扣:“我来缝好吧?奶奶教过我针线。”林砚之找来针线,看着她笨拙地穿线,忽然想起史料里记载的林骁——那个在黑渊战场能劈开机甲的硬汉,晚年却为了缝好一颗纽扣,戴着老花镜琢磨半宿。原来再刚硬的人,心里也藏着片柔软的角落,装着牵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