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363章 岁月刻痕,灯火长明

第363章 岁月刻痕,灯火长明(2 / 2)

药炉的药熬好了,林砚之倒出药汁,发现母亲正对着窗外发呆。竹篱外的石板路上,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追狗,笑声清脆。“像你小时候。”苏湄说,眼里的光闪了闪,又暗下去,“那时候你总爱踩我种的菊,我追着打你,你爹就把你架在脖子上跑……”

三、医院灯火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落时,林望之摔了一跤。在浴室门口,地面结了层薄冰,他没站稳,后脑勺磕在防滑垫上,当时就晕了过去。林砚之抱着父亲往急救车跑时,苏湄跟在后面,拐杖在雪地上戳出个又一个洞,嘴里反复说“不碍事,他皮实……”

医院的消毒水味呛得人难受。林望之躺在病床上,头上缠着纱布,监护仪的“滴滴”声在夜里格外刺耳。苏湄坐在床边,握着丈夫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望之,醒醒,小砚给你带了梅干。”她从包里掏出个小塑料袋,是父亲平时爱吃的,可他闭着眼,毫无反应。

医生找林砚之谈话,说ct显示颅内有微量出血,虽然暂时控制住了,但老人年纪大了,恢复起来慢,而且可能加重认知障碍。“做好心理准备。”医生的话像块冰,砸在林砚之心上。他走出办公室,看见母亲正对着窗外的雪发呆,雪花落在玻璃上,瞬间化成水,像谁在流泪。

“妈,去吃点东西。”林砚之扶着她往食堂走。苏湄的脚步虚浮,走几步就要喘。“我不饿。”她说,却在路过便利店时,指着里面的牛奶说“你爹爱喝这个,要甜的”。林砚之买了两盒,她却没给父亲喝,自己坐在长椅上,小口小口抿着,像在喝什么珍贵的琼浆。

夜里陪护,林砚之趴在床边打盹,恍惚间听见父亲在喊“苏湄”。他猛地惊醒,看见林望之睁着眼,正望着天花板。“水……”父亲的声音嘶哑。林砚之连忙倒了水,用棉签沾着给他润唇。“小砚……”父亲忽然抓住他的手,“别告诉你妈……我刚才看见她年轻时的样子了……真好看……”

林砚之的眼泪“啪嗒”掉在父亲手背上。他知道,父亲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碎片,正在一点点消散。可哪怕忘了全世界,他还记得母亲年轻时的模样,记得要护着她,像他们刚认识时那样。

四、竹院灯暖

林望之出院那天,阳光特别好。林砚之用轮椅推着他,苏湄跟在旁边,手里提着医院给的药袋,沉甸甸的。竹院的菊花开败了,苏湄却舍不得拔,说“留着给望之当念想”。

父亲回家后,精神好了些,能认出林砚之了,却总把他叫成“小毅”——那是爷爷的名字。苏湄也不纠正,只是笑着说“小毅长大了,成了大研究员”。林砚之知道,在母亲心里,丈夫记得“小毅”,总比什么都不记得好。

晚饭时,林砚之做了父亲爱吃的梅干扣肉。林望之吃了两口,忽然说“苏湄,你尝尝,比你做的咸”。苏湄夹了一筷子,慢慢嚼着,眼里的泪却掉了下来,砸在米饭里,洇出个小小的湿痕。“是咸了点,”她笑着说,“小砚手笨,没你教他的话,哪会做饭。”

夜里,林砚之在书房整理资料,听见堂屋传来说话声。他走出去,看见父母坐在灯下,父亲正给母亲读报,声音断断续续,好多字都念错了。母亲却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像在听什么重要新闻。

“小砚,”苏湄看见他,招招手,“你爹说,等天暖了,还去星港看你……”林望之跟着点头,手里的报纸拿反了,却笑得一脸满足。林砚之走过去,把灯调亮些,暖黄的光漫过父母的白发,像给他们镀了层金边。

他忽然明白,所谓岁月静好,不是父母永远年轻健康,而是当他们的记忆被时光啃噬得斑驳,当他们的脚步变得蹒跚,你还能守在旁边,听他们说些颠三倒四的话,看他们在灯下互相依偎,就像小时候,他们守着你那样。

药炉的火还温着,散着淡淡的药香。窗外的雪又开始下,竹院的灯却亮得很暖,像一颗不肯熄灭的星,在漫长的岁月里,照着归人的路。